[熊猫]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对媒体表示,为了不被美国制裁,意大利要求中国中化持有的世界知名轮胎品牌倍耐力37%的股份退出持股。 倍耐力这家1872年成立的意大利轮胎巨头,可不是普通企业,它给法拉利、宝马这些顶级车企供货,还是F1赛事的独家轮胎供应商,技术实力杠杠的。 尤其是它的“智能轮胎”技术,能通过传感器收集车辆数据,被意大利政府看作是战略级的宝贝。 2015年,中国中化通过子公司以78亿美元拿下倍耐力37%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后来中化跟中国化工合并,这块股份就归到中化名下。 可现在,意大利政府要求中化把这部分股份卖掉,理由是怕美国不高兴。 为啥怕美国?因为美国这几年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越来越严,尤其是在汽车领域的“联网技术”上。美国担心中国通过控股像倍耐力这样的企业,拿到敏感数据,威胁他们的国家安全。 倍耐力的智能轮胎技术正好踩在这条红线上,意大利政府担心,如果不限制中化,美国可能挥舞制裁大棒,影响意大利跟美国的盟友关系。 更别说,美国的制裁清单已经列了不少中国企业,意大利不想趟这浑水。 那为啥不让其他股东退出,把剩下的63%股份卖了,彻底跟倍耐力“切割”?听起来是个办法,但实际上行不通。 倍耐力对意大利来说是个宝贝,卖掉控制权等于把工业骄傲扔了,这谁受得了? 再说,倍耐力的第二大股东是意大利本地的Camfin,持股27.3%,由倍耐力的掌门人马可·特隆凯蒂·普罗维拉控制。 如果让Camfin或者其他意大利股东退出,倍耐力可能落入其他外国投资者手里,意大利还是得面对地缘政治的风险。 更何况,倍耐力最近业绩不错,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涨了27%,收入也涨了4%,这么优质的资产,意大利怎么舍得放手? 其实这并不是意大利第一次针对中化,2023年,意大利就动用了“黄金权力”规则,限制中化对倍耐力的管理权,比如不让中化任命首席执行官,还对信息访问和决策权设了更高的门槛。 这次要求中化退出股份不过是进一步收紧控制,意大利的想法很简单:既要保住对倍耐力的掌控,又得安抚美国,尽量不得罪中国。 这种“平衡术”听起来挺高明,但真能两全其美吗? 从中国的角度看,这事儿肯定不痛快,中化当年花了大价钱买股份,合作也一直挺顺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过,中意投资是互利共赢的,希望意大利能公平对待中国企业。 可现在意大利摆明了要“清理门户”,中化要么在股东大会上跟Camfin硬碰硬,要么只能卖掉股份走人。 如果中化真退了,可能会影响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信心,更别说,意大利还在考虑限制中国在其他战略企业的股份,比如能源领域的CDPReti和AnsaldoEnergia。 这要是接连出手,中意关系估计得有点凉。 再往大了看,意大利的决定其实是欧洲在中美博弈里夹缝求生的缩影。 2019年,意大利是G7国家里唯一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可到了2023年,梅洛尼政府宣布退出,明显向美国靠拢。 但意大利也没完全跟中国翻脸,2024年7月,梅洛尼访华,签了三年的合作计划,强调在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领域的合作,想在退出“一带一路”后跟中国缓和关系。 这次让中化退出股份,也是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既给美国面子,又不把中国逼得太狠,保住意大利在华企业的利益。 但这种平衡真能走得通吗?欧洲这些年喊着“战略自主”,可实际上很多时候还是得看美国的脸色。 意大利这次的决定,看似保住了国家利益,可长远看,可能会让欧洲在全球产业链里更被动。 如果中国企业因为不公平待遇减少在欧洲的投资,意大利的制造业和就业市场估计得跟着遭殃。 完全退出倍耐力虽然能躲过制裁,但等于把战略资产拱手让人,跟欧洲“去风险化”而不是“脱钩”的目标也不符。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点赞关注支持一下,感谢大家!
扎心了!意大利前总理揭了欧洲的老底!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德拉吉:多年来,欧盟一直
【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