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军统北平站站长李家琪,正在家中看电视,公安战士突然破门而入:“哼,给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8-27 15:31:05

1983年,军统北平站站长李家琪,正在家中看电视,公安战士突然破门而入:“哼,给你机会,你却不珍惜,跟我们走一趟吧!” 李家琪,1927年生人,河北丰润的。他的人生轨迹,可以说被时代的大潮裹挟着,一路冲向了深渊。16岁,还是个热血中学生的年纪,他加入了“华北铁血锄奸团”。听这名字,多正气,多响亮!那时候的年轻人,谁不想着抗日报国?李家琪也一样。 可他不知道,这个组织的背后,是军统。戴笠的那个军统。进去之后,他很快就发现,这里头抗日是口号,真正来钱快、升官快的“业务”,是“清剿”咱们的地下组织。 这孩子聪明,也够狠。短短几年,从一个传递情报的交通员,一路干到了军统北平站少校组员,后来又成了“沂蒙特别组”的上校副组长。手上沾了多少血,这笔账,历史都给他记着呢。 1947年,他栽了。在山东执行任务时,被咱们解放军给逮住了。你以为他会交代?一句话不说。骨头硬得很,或者说,是脑子顽固得很。新中国成立后,他被送到青海劳动改造。 这一改造,就是二十多年。 按理说,二十多年的时间,再硬的石头也该捂热了。可李家琪不是。他在里头,心里还做着“党国复兴”的春秋大梦,甚至偷偷摸摸地联络顽固分子,搞小破坏。你说这人,是不是一条道走到黑? 1975年,国家特赦,他出来了。按政策,他回了北京,投奔他五叔。这时候的他,快五十岁了,瘸着一条腿,看着就是个饱经风霜的普通人。邻居们都以为,这老李总算是要过安生日子了。 可他们都想错了。对李家琪这种人来说,潜伏,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他利用一个叫陈天民的老特务出国探亲的机会,搭上了线,重新和台湾方面取得了联系。台湾那边一听,哟,这不是当年的“得力干将”李家琪嘛!简直是喜出望外。当即拍板:恢复身份,继续任命他为北平站站长,代号“7271”,给钱给设备,要他继续潜伏。 拿到经费和任务的李家琪,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他开始了他的第二段特务生涯。 他太懂伪装了。每天提着鸟笼溜达,跟街坊下棋聊天,从家长里短、油盐酱醋里,就能给你拼凑出不少有用的信息。那时候信息不发达,很多情况都是靠口耳相传,这恰恰给了他可乘之机。 但他知道,一个单身老头总归是扎眼的。为了更好地掩护自己,他决定找个伴。这事儿他都算计得清清楚楚。他娶了一位王姓寡妇,图的不是别的,是这位寡妇有个养女,叫仇云妹,在农业银行工作。 这步棋,走得又毒又准。 他扮演起了一个完美的继父。仇云妹从小缺父爱,李家琪就对她关怀备至,比亲爹还亲。听说她胃不好,就花大价钱请名医;看她生活不宽裕,就主动掏钱给她买房买家具。这些钱,当然都是台湾给的特务经费。 仇云妹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哪见过这阵仗?彻底被这个“慈父”感动了。她觉得继父是真心对她好,自己得报答。 李家琪等的就是这一天。他开始旁敲侧击地打听仇云妹工作上的事。仇云妹呢,也真把他当自己人,什么都说。慢慢地,李家琪的要求就从“聊天”变成了“看看文件”。他编造的理由很巧妙:“我有个朋友也是搞经济的,就想参考参考,绝不外传。” 就这么着,在金钱和亲情的双重攻势下,仇云妹利用收发文件的便利,把大量涉及国家经济的内部文件,源源不断地交到了李家琪手上。 这些情报通过秘密渠道送到台湾,让李家琪立了大功,奖金也拿了不少。他没有工作,但生活过得比谁都滋润。那台在当时引起轰动的彩电,就是这么来的。 可是,假的真不了。你演得再好,生活的细节总会出卖你。 一个不工作的瘸腿老头,哪来的钱买奢侈的彩电?家里经常收到海外来信,每次邮递员一来,他就紧张兮兮地收起来,生怕别人多看一眼。时不时还有说不清来路的“香港亲戚”上门,但每次都是聊几句就匆匆离开,从不留宿。更奇怪的是,每次这些神秘访客走后,李家琪家的花销就明显阔绰起来。 这些反常的蛛丝马迹,被一位心细的邻居看在了眼里。这位邻居越想越不对劲,觉得这老李头身上藏着事儿。思来想去,他给公安局写了一封匿名举报信。 这封信,成了压垮李家琪的最后一根稻草。 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后,立刻对他展开了秘密调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个看似普通的退休老人,背后竟然牵扯着一个巨大的特务网络。 1983年1月,公安机关收网了。当公安战士破门而入时,李家琪正坐在那台彩色电视机前,悠闲地看着节目。他看到警察,第一反应不是束手就擒,而是想翻墙逃跑。可惜,整个胡同早已被布控,他插翅难飞。 “哼,给你机会,你却不珍惜,跟我们走一趟吧!” 这句话,是对他冥顽不灵一生的最终宣判。他本有机会在1975年获得特赦后,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安度晚年。国家给了他机会,但他自己放弃了。 最终,李家琪因特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他的继女仇云妹,也因为自己的糊涂和贪婪,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被判了5年。

0 阅读:30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