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1岁的知青李文忠救了一名11岁的落水女孩。令人没想到的是,女孩上岸后,却郑重严肃的对他说:“你先别娶媳妇,等我长大后,立刻就嫁给你!”
那年夏天的一天,21岁的北京知青李文忠刚下工,路过村口湍急的小河时,竟听见水里传来呼救声。
当他往河里看时,赫然看到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在水里挣扎,书包漂在水面上越冲越远。
他连衣服都来不及脱就跳进河里,湍急的水流差点把两人一起卷走。
等他把11岁的王秀兰拖上岸,小姑娘咳出几口水,突然抓住他的胳膊说:"你先别娶媳妇,等我长大就嫁给你。"
当时李文忠当时只当是小孩子说胡话,笑了笑没有说话,在确定女孩没事后就离开了。
值得一提的是,他就住在知青点的土坯房里,每天跟着老乡们种玉米、修梯田,空闲时给村里的孩子们教识字。
而王秀兰就在其中,总爱挤在第一排,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他看。
村里人打趣说这小丫头片子莫不是看上知青了,李文忠总是摆摆手说童言无忌。
不过,王秀兰的改变却实实在在,从前满山疯跑的野丫头开始规规矩矩坐在教室,煤油灯下读书到半夜。
她偷偷观察李文忠吃饭时爱就着咸菜,下工后总要看会儿杂志,便把这些事都记在心里。
不知过了多久,村里人发现这丫头突然会纳鞋底了,做的布鞋悄悄放在知青点门口。
农忙时她家的蒸红薯总"多出来"几个,用蓝布包着塞给李文忠。
1974年,知青开始陆续返城,李文忠收到家里电报说父亲病重。
临走那天,16岁的王秀兰追着拖拉机跑了二里地,气喘吁吁塞给他一双千层底布鞋,
鞋垫里缝着张字条:"我考上了县里中学,你等着看。"
后来村里人说,这丫头为了念书,寒冬腊月走三十里山路去学校,脚上冻疮流脓都不吭声。
李文忠回北京后顶替父亲进了机床厂,经人介绍娶了车间主任的女儿。
而那时候的王秀兰已经从师范学校毕业,回到陕北当了小学老师。
2008年汶川地震时,电视里播放灾区教师用身体护住学生的新闻,李文忠突然想起那个眼神倔强的小女孩。
他托人打听,才知道王秀兰终身未嫁,带出上百个大学生,而且还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
在得知此事后,他心中是欢喜的,她真的变得,变得越来越好,而从始至终,他也只是将她当成妹妹看待。
后来,他们二人的事情被报道出来,引发了不小的热议,有网友翻出当年知青与当地姑娘结婚的数据。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全国1700万知青中约有3%与插队地青年结为夫妇。
更多人被跨越时空的纯粹情感打动,不是所有承诺都需要结局,有些心意本身就能照亮彼此的人生。
王秀兰退休时,学校请她曾经的学生们录了祝福视频。
镜头里白发苍苍的她笑着说:"我这辈子最骄傲两件事,一是把山里娃娃送出黄土坡,二是没给救命恩人丢脸。"
这句话传到北京,已经当爷爷的李文忠翻出箱底那双没舍得穿的布鞋,发现鞋垫上的字迹依然清晰。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陕北知青往事:一个承诺与半生守候》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青口述史档案》 陕西日报《三尺讲台上的四十年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