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芯片“斩首行动”升级!三大巨头集体“拉闸”,国产EDA的“生死时速”来了?
这次美国给全球三大EDA巨头 ——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德国的西门子EDA都发了限制令,不让它们把软件卖给咱们。这可不是普通的技术封锁,要知道这三家手里攥着全球74%的芯片设计软件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更是霸占了超过80%的江山,咱们自己的同类软件市场占比才刚到11.5%左右,说句夸张的,这简直是想断了咱们芯片设计的“画笔”。
所谓EDA,就是芯片设计离不开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没有它,哪怕是华为这样的巨头也得发愁。2019年那回,这三大巨头一终止和华为海思的合作,数万工程师瞬间面临“有图纸却没工具”的尴尬,高端芯片研发进度直接慢了下来。现在这波限制令来得更猛,不光是顶尖企业,整个行业都得捏把汗,毕竟全球一年近200亿美元的EDA市场盘子,咱们能自主掌控的部分还不到零头。
有人说咱们不是有华大九天这些企业吗?确实,这家公司在28纳米及以上的模拟芯片设计领域已经能提供全流程工具,概伦电子的器件建模工具还拿到了台积电3纳米工艺的认证,听起来挺提气。但现实是,这些突破大多集中在成熟制程,7纳米以下的先进工艺设计工具,咱们手里的家伙还不太趁手。
更头疼的是人才缺口,整个国内能称得上核心EDA研发人员的也就100到200人,而美国单楷登电子一家的研发团队就超过7000人。这行的人才可不是三五年能培养出来的,得懂数学、物理、电路设计还得会编程,堪称“全能选手”,培养周期比芯片迭代周期还长。
美国这招其实也挺矛盾,2024年5月刚发完限制令,2025年7月又短暂解禁过,说是恢复供应,转头又来这么一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是大发慈悲,更像是用市场手段挤压咱们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毕竟三大巨头一年营收动辄几十亿美元,咱们头部企业的规模还不到人家十分之一,正面硬刚确实吃力。
现在整个行业都在跟时间赛跑,一方面,中芯国际这些代工厂的工艺库需要国产EDA工具去适配,这得花时间磨合;另一方面,高校里EDA专业招生规模还不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样的强校每年培养的人才也寥寥无几。但话又说回来,当年氢弹研发也是被封锁出来的,现在全国已经有20多所高校在搞芯片设计研究,华为哈勃还投资了6家国产EDA企业,星星之火说不定真能燎原。
这场“生死时速”的较量里,没有捷径可走。全球EDA市场就像一座金字塔,塔尖的100多亿美元支撑着几万亿美元的数字经济,现在人家想抽走咱们的塔基石块。好在咱们的企业已经在28纳米等成熟制程站稳脚跟,随着政策支持和人才积累,说不定哪天就能看到国产工具在先进制程里“破冰”。毕竟历史早就证明,越被卡脖子的地方,越容易长出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