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新四军旅长陶勇,孤身拜访海匪孙二虎,手下提议:“把他抓了,送给日本人

思念如潮心难安 2025-08-26 21:22:35

1941年,新四军旅长陶勇,孤身拜访海匪孙二虎,手下提议:“把他抓了,送给日本人!”孙二虎看了他一眼,气道:“你还是人吗?” 1941年的苏北沿海,那叫一个乱。日本人占着大城市和交通线,国民党军队在观望,地方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武装。新四军刚到这儿,脚跟还没站稳,就像一头闯进瓷器店的牛,谁都得罪不起。 当时的旅长陶勇,接了陈毅的死命令,必须拿下如东这个地方。如东是什么地方?它是苏北通向大海的门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可这地方有个几百年传下来的“特产”,海匪。 这帮海匪,跟咱们在电影里看的不太一样。他们不是单纯的坏蛋,很多人的祖上就是被官府和倭寇逼得活不下去才下了海。几百年下来,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和地盘。新四军一来,在他们眼里,这跟日本人、国民党没啥区别,又是一伙来抢地盘的,还给新四军起了个外号,叫“四老爷”。 这帮海匪里,势力最大的就是孙二虎。他手下有三百多号兄弟,二十多条快艇,武器装备比陶勇手下的正规军还好。他们神出鬼没,劫过日本人的船,也抢过新四生的物资,更没少欺负老百姓。 陶勇琢磨着,这孙二虎是个关键人物。硬打?新四军是旱鸭子,下了海不够人家塞牙缝的。不打?这帮人就像根钉子,扎在你的补给线上,随时能让你前功尽弃。怎么办?陶勇决定,得会会这个孙二虎。 机会说来就来。1941年4月18号,如东搞庙会。孙二虎这种在海上憋久了的人,肯定要上岸来凑热闹。 陶勇早就摸清了他的习惯,提前带着人化装成渔民,在码头上守株待兔。孙二虎刚上岸,还没来得及感受庙会的热闹气氛,就被陶勇的人给拿下了。 人抓到了,审问环节才是重头戏。孙二虎一脸不服气,觉得陶勇玩阴的。陶勇也不客气,直接怼回去:“你劫我物资的时候,怎么不说自己不地道?” 孙二虎脖子一梗,光棍地说:“栽了就栽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陶勇盯着他,问了个直击灵魂的问题:“我敬你是条汉子。我问你,你抢过、杀过日本人没有?” 这个问题,把孙二虎问住了。他或许炸过日本人的船,但那更多是为了抢东西。他从来没有真正从“中国人”这个身份出发,去跟侵略者拼命。 接下来,陶勇没跟他讲什么大道理,就跟他聊自己的身世,聊新四军是怎么一步步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为了让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的。孙二虎也是穷苦出身,这些话,听进去了。当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陶勇时,心里那点匪气,彻底被敬佩给压下去了。 陶勇看火候到了,就给孙二虎松了绑,开门见山:“跟我干吧,带着你的兄弟,咱们一起打鬼子!” 孙二虎犹豫了。这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事,背后还有三百多号兄弟的身家性命。而且,日本人那边也在拉拢他。陶勇看出了他的为难,没逼他,说:“兄弟,不急。我给你一天时间考虑。明天这个时候,我到你的船上,听你的回话。” 一个正规军的旅长,要去一个海匪的贼窝里谈判。这已经不是胆子大的问题了,这简直就是把自己的命交到了对方手上。 第二天,陶勇真的来了,而且是孤身一人,连个警卫员都没带。 孙二虎在船上看到孤身前来的陶勇,心里最后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了。人家把命都赌上了,这份信任,比千军万马都有分量。 可就在这个时候,孙二虎的一个手下,凑到他耳边,出了个馊主意:“大哥,新四军又穷又缺枪。不如咱们把他绑了,送给日本人,还能换个好前程!” 这话说完,孙二虎回头就给了他两巴掌,眼睛都红了,怒吼道:“你还是人吗?陶司令这么信得过我们,你拿这种主意回报他?” 这一幕,正好被刚上船的陶勇看在眼里。他笑了,像朋友一样拍了拍孙二虎的肩膀:“我就知道,你是条汉子。” 后面的事,就顺理成章了。孙二虎带着他所有的家当——三百多个兄弟、二十多条船、还有一堆精良的武器,全部加入了新四军。陶勇给他们成立了“新四军海防团”,孙二虎也给自己改了个新名字,叫孙仲明,意思是“不做江湖草寇,要为中华光明”。 这支由海匪改编的部队,后来成了新四军在海上的一把尖刀。他们利用自己熟悉水性的优势,在海上打游击,袭击日伪军的运输线,为苏北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支海防团,也被认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早期雏形之一。孙仲明后来也做到了华东军区海军的副司令员。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思念如潮心难安

思念如潮心难安

思念如潮心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