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直言不讳表示:韩国人太蠢,居然放弃了汉字,要知道汉字是中日韩团结的纽带。
其实韩国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直至20世纪70年代推行“韩文专用”政策,才逐步淘汰汉字在官方文书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七十多年前,朝鲜半岛刚从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他们要跟过去划清界限,想把把这些外来货统统扔掉。
于是1948年韩国政府一纸法令,规定官方文件只能用韩文,到了朴正熙时代,去汉字化更是搞得轰轰烈烈,学校不教了,报纸不用了,街上的招牌也换成了清一色的韩文,韩国年轻人,能认得出自己名字汉字的都不多。
可有一点,他们身份证上还是得标注汉字名字,要不然重名的实在太多,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只是没想到一个美国人,巴菲特都对此非常费劲,他说汉字把中国、日本、韩国牢牢拴在一起,在他看来,现在韩国人自己把这根纽带剪断了,以后跟邻国打交道可能更费劲。
看看日本就知道,他们到现在还在用一些常用汉字,地铁站名、报纸标题、政府文件,汉字随处可见,日本人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反而靠着汉字这个媒介,能直接读懂中国的古籍经典。
韩国政府这些年其实也意识到问题了,李明博当总统那会儿,曾经提议要恢复汉字教育,结果很多人不能接受。
现在的韩国街头,偶尔还能看到一些汉字身影,比如银行柜台、政府机关、法律文书,这些正式场合还是离不开汉字,毕竟韩文是表音文字,同音字太多,光用韩文写合同,就不够严谨了。
说来韩国对自己的文化可谓是盲目自信,其实只是表面上看着硬气,文化传承的锁链给打断了,除了少数精英分子,老百姓只能对着祖先留下的文物发呆了。
不过话说回来,随着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辐射面越来越广,周围的一些国家迟早是要好好学习汉语的,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