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将访华2天,不去北京看阅兵,先供出美国,断的是特朗普后路,莫迪本身就是“墙头草”,他来北京是在美国的压力下,没有办法的办法,是权宜之计,中印存在边界不可调和的问题,美国早晚还会拉着印度围堵中国,这是必然的。 在许多人眼中,莫迪的这次出访表面上是中印之间的外交交流,但背后却藏着不为人知的“博弈”。 他此行最重要的可能并不是加强中印两国之间的关系,而是在美国的关税压力下作出的权宜之计,他始终没有真正决定站在哪一边。 美国对印度的拉拢与压力,以及中印长期存在的边界争议,注定了莫迪的选择是复杂且有待商榷的。 从表面看,莫迪访问中国,似乎是中印两国关系的好兆头,毕竟中印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经济联系。 然而这种“好兆头”的背后,是两国之间未解的矛盾和矛盾背后的大国博弈,中印之间长期存在着边界争端,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从两国爆发边界战争至今,这段历史纠葛成为了两国关系中最难以跨越的鸿沟,虽然近些年来,双方在经济与贸易领域有了一定的合作,但对于边界问题的争执始终未曾放下。 而莫迪此时选择访华,怎么看都像是一次妥协,是在美国的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动作。 美国在对待印度的策略上,始终是利用“价值观”的旗帜来拉拢印度站在其一边,印度在美国眼中,是一个战略性极其重要的棋子。 印度拥有庞大的市场和技术发展潜力,尤其在“印太战略”中,印度被视为“制衡中国”的重要力量。 但实际上,莫迪无论如何摇摆不定,最终还是难逃美国的关税政策压力,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和贸易国,印度的经济依赖于外部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需求。 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没少对盟友下狠手,印度就是其中一个“倒霉蛋”,美国之前搞的那些关税政策,直接戳中了印度的痛处。 在这种压力下,莫迪不得不寻求与中国的沟通与合作,所以这种无奈的选择,看似是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一种主动,但更像是被逼迫出来的。 莫迪这时候把美国推到台前,一方面是想告诉中国,自己之前跟美国走近,是被美国逼的,不是真心想跟中国作对。 另一方面也是在给特朗普施压,让美国知道,印度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要是美国再继续对印度加关税,印度说不定还会有更“出格”的举动。 从国际角度来看,这种 “墙头草” 式的操作,在国际关系里其实不算新鲜,但莫迪这次的做法,背后藏着的是新兴国家在大国博弈里的无奈和算计。 匈牙利之前一直跟着欧盟和美国的步调走,在对俄制裁等问题上也表面附和,可后来欧盟出台了针对能源行业的新规,直接影响了匈牙利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计划。 要知道匈牙利 70% 以上的天然气都依赖俄罗斯,这新规一实施,匈牙利国内的能源价格立马飙升,企业成本大涨,老百姓取暖都成了问题。 这时候匈牙利直接跟欧盟叫板,不仅拒绝遵守新规,还偷偷加强了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甚至放话要退出部分欧盟合作机制。 这事儿跟莫迪访华的逻辑简直如出一辙,都是被“盟友”逼到份上,不得不为了自身利益转向其他合作伙伴。 但是印度与中国之间的边界问题,仍然是难以跨越的障碍,而莫迪作为“墙头草”的外交策略,能否在未来的国际局势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仍然值得关注。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莫迪这次访华是权宜之计,但也不能完全否定这次访问的意义,至少在经贸领域,中印要是能达成一些合作,对缓解印度国内的经济压力多少有点帮助。 也能让中美印之间的博弈多一点缓冲空间,而且就算美国以后还想拉印度围堵中国,印度也得好好掂量掂量,之前跟着美国吃了关税的亏,要是再跟中国闹僵,自己的经济会不会雪上加霜? 毕竟现在全球经济形势本来就不好,印度要是真把自己逼到绝境,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国内的老百姓。 信源:环球时报——2025-08-08——《印媒:莫迪时隔7年将再访华》
印媒批评莫迪:印度二十多年的外交努力,全都被你毁了.今年四月的时候,印度在国际
【50评论】【8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