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开第一枪!金一南教授说过:“如果不是1988年陈伟文将军果断亮剑,击沉越军三艘军舰,就没有如今这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三沙市,我国领土也会受到越南的侵略。”当年赤瓜礁的那场枪声,不仅守住了南沙,也彻底改变了南海的局势。 信源:人民日报——越军演练南海夺岛 1974与1988曾与华两次海战 1988 年 3 月 14 日晨,南沙赤瓜礁海域的浪涛里藏着剑拔弩张的气息。 中国海军 502、531、556 三舰列阵,正警惕盯着越军舰船 —— 对方不顾多次警告,执意要抢占礁盘。 礁盘上,中越士兵对峙的身影在浅滩上交错,突然,越军士兵扣动扳机,子弹擦过我方战士杨志亮的左臂,鲜血瞬间浸透海魂衫。 这声枪响,拉开了南沙海战的序幕。 战斗瞬间爆发。502 舰主炮率先怒吼,炮弹如惊雷般砸向越军 604 号运输船。短短几分钟,604 号船身便燃起熊熊烈火,浓烟裹着焦糊味直冲天际,最终带着断裂的桅杆沉入海底。 502 舰政委李楚群顶着炮火,带领战士驾小艇靠近敌船,手中砍刀寒光一闪,斩断越军拉向礁盘的缆绳,在敌兵慌乱的射击中稳稳退回,脊梁挺得笔直。 水兵杜祥厚更显血性,与越军护旗兵在礁盘上扭打时,一把夺过对方国旗,狠狠折成两截,扔在浑浊的海水中,眼里满是捍卫主权的坚毅。 另一边,531 舰正与越军 505 号登陆舰周旋。505 号凭借吨位优势疯狂开火,531 舰却灵活如海燕,左躲右闪间找准破绽,主炮连续命中敌舰甲板,火光中传来敌兵的惨叫。 琼礁海域的 556 舰也毫不示弱,对着越军 605 号运输船展开饱和攻击,舰炮轰鸣声中,605 号船身渐渐倾斜,最终瘫在海面动弹不得。 整个战场硝烟弥漫,炮声震得海水微微颤抖,中国海军三舰配合默契,每一发炮弹都精准撕开敌人的防线。 越南海军本想靠突然袭击抢占先机,却没料到中国海军的硬骨头这么难啃。 不到一小时,海战便分出胜负:越军两艘舰船沉入海底,一艘重伤瘫痪,40 多名士兵成了俘虏;而中国海军仅杨志亮一人轻伤,三艘战舰完好无损,在朝阳下依旧威风凛凛。 这场仗不是凭空打响的。上世纪 80 年代,南海局势暗流涌动,越南盯着南沙群岛的油气、渔业资源,频频在海域内挑事。 1987 年,联合国明确由中国在南沙建立第 74 号海洋观察站,这本是正当权益,越南却横加干涉,派船驱赶中国科考人员,还偷偷抢占多个岛礁。 为护好这片蓝色国土,中国海军奉命南下,在南沙海域展开巡逻、守礁,可越南的挑衅却变本加厉,最终酿成了这场海战。 当时中央有 “不开第一枪” 的规定,可面对主权受侵,陈伟文将军没半分犹豫。在赤瓜礁对峙时,他紧盯着雷达屏幕,听着电台里传来的越军挑衅声,手指攥得发白。 当越军枪声响起,他当即拍板:“还击!给我狠狠打!” 正是这声果断命令,让中国海军在被动中掌握主动,打出了国威军威。 战后,陈伟文将军因指挥有功,1988 年 9 月提前两年晋升海军少将。 可这场海战的特殊性,也让他面临过一些争议,后来从作战部队调离,去了海军广州舰艇学院任副院长,最终以副军职退休。 但历史不会遗忘英雄,他当年的果敢决策,不仅捍卫了国家尊严,更让中国在南沙稳稳站住了脚,为后续维权打下坚实基础。 借着海战胜利的势头,中国海军乘胜追击,接连收复东门、南薰、渚碧等岛礁,在南沙切实控制了六个岛礁。 2012 年,三沙市正式设立,这片曾经硝烟弥漫的海域,如今换了新模样:永兴岛上,现代化办公楼、医院、学校拔地而起; 渔民们驾着渔船在海域内安心作业,渔网里满是鲜活的渔获;旅游船载着游客穿梭在岛礁之间,人们站在甲板上,望着湛蓝的海水和洁白的珊瑚礁,眼里满是对这片国土的热爱。 如今的南海,偶尔仍有外部势力来挑事,但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去年,菲律宾军舰非法闯入我国领海,中国海警船迅速出动,喊话警告无效后,直接全速上前,在对方船舷旁划出一道凌厉的水线,迫使对方狼狈撤离; 中国海军的战机也时常在南海空域巡逻,机翼下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与海上游弋的战舰形成立体防线。 从 1988 年的南沙海战,到如今常态化的海空维权,变的是中国日益强大的实力,不变的是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只要有人敢来犯,中国必将亮出铁拳,让每一个挑衅者都明白:中国的蓝色国土,一寸也不能少!
中国不开第一枪!金一南教授说过:“如果不是1988年陈伟文将军果断亮剑,击沉越军
纸短情长啊
2025-08-26 12:45:47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