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力这么强,为何一个盟友都没有?原因很简单,中国被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坑过之后学聪明了,比起靠军事盟约绑在一起,我们更愿意通过经济合作交“朋友”,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咱们也尝试过结盟这条路。 1950年和苏联签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本想着能抱团取暖,可到了60年代,两国关系说翻就翻,苏联不仅撤走了所有专家,还在边境陈兵百万,曾经的“老大哥”变成了最大的威胁。 这种过山车似的盟友关系,让咱们早早尝到了把国家安全绑在别人战车上的滋味有多难受。 再说说那些年帮过的“朋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咱们自己还吃不饱饭的时候,就给阿尔巴尼亚送去了折合当时100多亿人民币的援助,小到拖拉机大到军工厂,几乎包圆了他们的工业化。 1971年阿尔巴尼亚带头提的“两阿提案”帮咱们恢复了联合国席位,这份情确实得记着。可到了70年代末,就因为咱们调整了援助力度,人家立马在联合国大骂咱们是“修正主义”,翻脸比翻书还快。 更憋屈的是越南,抗美的时候咱们派了几十万防空部队,送了100多亿的物资,结果人家转头就把枪口对准咱们,1979年边境冲突时,阵地上不少武器都是咱们当年援助的。 这些事儿让咱们彻底明白,靠军事盟约和无偿援助交的“朋友”,往往是顺境时称兄道弟,逆境时背后捅刀。 正是这些教训,让邓小平在80年代拍板定下了不结盟的外交战略。他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真正的不结盟,意思就是不再跟任何国家签那种“一方受攻击另一方就得出兵”的军事条约。 这可不是怕事,而是看透了国际社会的门道——军事盟约就像拉帮结派,今天跟这个结盟就得防着那个,最后难免被卷进别人的争端里。 咱们吃过结盟的亏,也见过北约盟友之间为了利益吵翻天的样子,索性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不搞军事小圈子,谁也不依附,谁也不得罪,靠实实在在的合作交朋友。 现在咱们交朋友的方式,跟过去比简直是换了套思路。就说“一带一路”吧,这可不是什么军事同盟,而是实打实的经济合作。到 2025年,已经有100多个国家跟咱们签了航空协定,光今年前7个月,跟共建国家的贸易额就达到13.29万亿元,占了咱们外贸总值的一半还多。 在巴基斯坦,咱们帮着修的瓜达尔港让这个国家有了出海口;在老挝,中老铁路通车后,把他们的物流成本降了一半多;在非洲,咱们援建的农田灌溉工程让当地粮食增产了三成。 这些合作不附加军事条件,也不干涉人家内政,就凭“你需要我擅长”的互补,反而比军事盟约更牢固。 有人可能觉得没有军事盟友会孤立,可实际上咱们的“朋友圈”比谁都大。现在跟咱们建交的180多个国家里,有100多个建立了各种伙伴关系,从“全面战略伙伴”到“全天候朋友”,虽然没签军事盟约,但合作深度一点不含糊。 就像中巴关系,虽然不是盟友,但在经济、科技、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比很多盟友都紧密,这种关系不靠条约绑着,全凭互利共赢的默契。 咱们跟东盟的贸易额去年突破了6.5万亿,比跟美国和欧盟加起来还多,这种经济上的你中有我,比签十份军事条约都管用。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像交朋友,靠武力威胁或利益捆绑维持的关系长不了。咱们现在的思路是,你需要高铁我帮你建,你缺能源咱们一起开发,你想发展制造业咱们共享技术,这种基于共同发展的友谊,比那些今天缔约明天撕毁的军事盟约靠谱多了。 看看现在的国际形势,北约内部为了军费分摊吵得不可开交,而咱们跟“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项目却在扎扎实实地推进,光是货运航班就累计飞了155.9万架次。 这种不搞对抗、专注合作的方式,可能就是经历过风雨后,咱们找到的最聪明的外交之道——用共赢代替对抗,用合作代替盟约,反而交到了更长久的朋友。
中国实力这么强,为何一个盟友都没有?原因很简单,中国被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坑过之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08-25 12:22:1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