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中国总是对全球的善意过剩、而武力又稍显不足,这种不平衡,恰恰是最致命的。 他以此提醒,真正的和平,绝非无边无际的空想,而是应建立在力量的均衡之上。”你越怕它,它越嚣张。在面对美国的挑衅时,我们绝不能软弱处理!在出手的时候必须给其迎头痛击!中国有这样的军事实力和坚实的后盾。这才是中国军人应有的骨气,如果连军人都不强硬的,那谈何保家卫国。面对美国的挑衅我们绝对不能软弱! 近日军事战略专家戴旭的一些观点再次引起讨论。 他认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常常表现出丰富的善意,但相比之下,军事力量的建设有时显得不够充分,这种不平衡很可能带来严重问题。 而真正的和平不能仅仅建立在良好的愿望上,而是需要以力量的平衡作为基础。 这种看法并非突然出现,它是对于国际关系长期观察的思考。 历史上许多例子表明,当一个国家在维护自身安全方面准备不足时,可能会面临更多外部压力。 戴旭提到在面对挑衅时,适当的强硬态度是必要的,因为这能够传递出明确的信息,避免误解和误判。 从历史角度看我国在近代经历过由于实力不足而遭受的压力和挑战。 过去在很多面对外国侵略的时候,我国并没有足够的防御能力,所以国家的安全和平往往难以保障,这些经验教训使得军事力量的建设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在军事装备和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阅兵仪式了,据报道在仪式上新一代武器装备首次亮相的比例较高,这些装备按照作战模块进行编组,还有一些高空声速、防空反导等先进装备也会得到展示。 军事力量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和平。 我国多次强调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的和平发展,军队的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战争形态的变化,而不是为了侵略或扩张。 在国际上我国也参与了许多和平行动,包括联合国维和任务和国际救灾行动,军队的这些努力,是在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互信,而不是加剧紧张局势。 戴旭的观点也反映了对当前国际环境的某种担忧。 特别是在亚太地区,一些国家之间的摩擦和竞争可能会影响区域的稳定。他认为我国需要具备足够的实力来应对潜在的挑战,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的利益不受损害。 当然军事力量的建设只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我国的发展是全面的,是希望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在这个过程中,军事力量的作用是保障这些努力不受外部干扰。 和平的维护需要智慧和耐心。单纯的强硬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但在必要的时候,展示出坚定的立场和实力,可以有效地防止冲突的升级。 我国的军事发展也面临一些外界的误解和质疑。 有些人可能会将中国的正常国防建设视为威胁,但实际上这些努力完全是出于自卫和和平的目的。中国军队的透明度在不断提高,通过新闻发布会和公开阅兵等活动,向世界展示了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戴旭的观点提醒我们,和平需要实力的支撑。 中国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和平作为最终目标,但同时也意识到,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平可能难以维持。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国将继续在和平与力量之间寻找平衡,努力为国际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贡献,而这一切的努力,都源于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戴旭:“中国总是对全球的善意过剩、而武力又稍显不足,这种不平衡,恰恰是最致命的。
论芸有事
2025-08-25 10:24:2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