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清军没有入关,中国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大概率就是,三方大混战!李自成大顺军,张献忠大西军,南明军队,要进行一场大战,决定谁才是天下之主。 李自成这人,从陕西米脂一个穷小子起步,1606年生,早年干驿卒,传递官文啥的。明朝后期崇祯帝裁驿站,他失业了,就投身起义军,从小兵干起。1630年代,他的队伍在陕西河南转战,攻下不少城镇。崇祯十七年正月,他在西安建大顺,自封顺王。三月打进北京,崇祯上吊,明朝亡了。李自成在北京推行均田,但他的兵抢掠百姓,他自己也贪图享乐,军纪乱套,人心散了。张献忠也是陕西定边农家子,1606年生,早年当捕快,懂点地方事。崇祯二年起义,在陕西湖北打游击。崇祯十三年进四川,烧了成都部分,杀官员。崇祯十七年八月再占成都,建大西,自称西王。在四川,他下令大杀地主富户,人口大减,田地扔荒。他的兵残暴,村里搜粮食金银,逼人交出。朱由崧是明神宗孙,福王儿子,1607年生在洛阳王府,日子过得奢侈。北京陷后,南京官员拥他为帝,年号弘光。他靠江北四镇将领如高杰刘泽清,任命马士英管朝,腐败严重。他爱看戏喝酒,不管军务,军队士气差。弘光控制江南,想联手抗北,但内部斗得凶,防线弱。这些人背景不同,李自成农民起家,张献忠残忍扩张,朱由崧贵族继承,各有弱点,混战起来谁都不好说。 大顺军从陕西推到华北,李自成控制北京后,计划南下灭南明。他的兵多,但纪律差,抢东西多。南明在南京,朱由崧依赖四镇,高杰他们守江北,但内部不和。弘光元年五月,李自成过黄河,高杰迎击,但败退扬州。张献忠在四川建大西,派孙可望东出夔门,想截李自成路。孙可望沿长江去湖北,遇南明堵胤锡阻击,战一天多。李自成到河南南,与张献忠刘文秀部碰上,刘文秀侧袭,大顺乱阵。李自成指挥反击,战后尸体多。南明派左良玉北上,十万军渡江,到武昌遇李自成主力李过,败退。张献忠出川进贵州,遇南明郝摇旗,炮轰激烈。长江一带拉锯,李自成占武昌,张献忠夹击,孙可望夜袭。南明从南攻,堵胤锡登陆。崇祯十八年三月襄阳决战,三方汇集,李自成骑兵冲,张献忠弓箭射,南明炮轰。高杰突围失败。这混战持续几年,各方损耗大,人口减,田荒。没清军,内部耗着,外部威胁就来了。准噶尔崛起,沙俄进黑龙江,缅甸侵西南。谁统一都得打外战,恢复难。 张献忠的部队在四川杀戮多,人口从几百万降到几十万,经济毁了。他的统治靠恐吓,地主富户被灭,农民也没好日子。李自成在北京短命,推行政策时兵抢掠,百姓怨。南明内部,马士英阮大铖党争,钱粮不济,军队不听调。混战中,李自成南下快,但后勤弱。张献忠地利好,四川易守难攻,但兵残暴,招恨多。南明有江南富庶,但领导无能,朱由崧不管事。历史看,李自成败于山海关,本来就弱。如果没清军,他可能打南明,但张献忠从西捅刀。南明四镇内斗,高杰被杀,刘泽清叛。假设三方打几年,李自成占中原,张献忠守西,南明保南,割据像五代。统一难,因为各缺人才。李自成手下刘宗敏等粗人,张献忠更暴,南明文官多武将少。外部,准噶尔巴图尔统卫拉特,1640年法典,灭叶尔羌,进外蒙。沙俄哥萨克建雅克萨,征毛皮。缅甸东吁吞土司地。新王朝得北上东进南下打,战争拖国力。 内战后,统一者面对边疆乱。准噶尔向东,威胁长城,新军筑堡巡逻,骑兵对战。沙俄入远东,据点多,新王朝派兵沿江,火枪箭射争。缅甸侵云南,军队翻山,新军修关隘阻。恢复需几十年,人口少,税基弱。历史上,清入关统一快,避免长乱。但没入关,混战延长,损失大。中国可能像唐末,政权轮换,文化经济退。社会动荡,农民苦,起义多。谁胜都得重建,边战耗。李自成败逃,死于通山箭下。张献忠中箭凤凰山亡。朱由崧被俘处决。统一王朝弱,外部侵多。俄罗斯可能占东北,准噶尔控西北,缅甸吞西南。领土缩,汉人政权小。历史趋势,游牧南下,但没清,汉内斗,外敌得利。想想,五代十国乱五十年,这里可能更长,因为外部强。
1644年清军没有入关,中国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大概率就是,三方大混战!李自成大顺
钱悦萱呢
2025-08-23 19:53:50
0
阅读:52
周情孔思
历史对马士英多造谣的,事实上马士英坚持抵抗到最后,弘光天子也没有投降,只是被俘。大明的天子这点骨气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