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杀了曹爽和王凌,将他们灭三族,他自己却被吓死了 谁能想到,这位隐忍半生、算尽人心的"冢虎",最后竟被自己的噩梦逼上绝路? 洛阳城的老狱卒至今记得,嘉平三年夏天,72岁的司马懿从淮南押回王凌时,那个曾高呼"贾梁道知我忠心"的白发老将,在项城贾逵庙前饮鸩自尽的场景。 血顺着石阶流进香炉,混着香灰凝成黑块——而司马懿的噩梦,正是从这天开始的。 曹爽死前或许该明白:当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时,那誓言比水还薄。 高平陵之变后,洛阳东市的地缝里渗了三天血,五千颗人头里包括曹爽三族、何晏全家,连已出嫁的曹氏女眷都被追回来处死。 史官写下"同日斩戮,名士减半"时,笔尖都在抖。 可更讽刺的是,司马懿屠刀未冷,就发现真正棘手的不是活人——王凌被逼自杀前那句"大魏忠臣",像根刺扎进他骨头里。 王凌不是曹爽。 这个太原王氏的老狐狸,年轻时和司马懿同在大牢里刷过墙,太知道怎么玩阴的。 他镇守寿春十二年,把淮南经营成铁板,连稻田里的青蛙都听他的号令。 当司马懿派使者送来太尉印绶时,王凌盯着诏书上新鲜的墨迹冷笑:"河内司马氏的笔迹,也配盖天子玺?" 叛乱计划其实天衣无缝:外甥令狐愚在兖州策应,楚王曹彪的密使藏在运粮队里,连东吴降将都备好了接应的战船。 可司马懿比他想得更毒——杨弘告密后,老司马连夜调集死士,亲自率军沿颍水南下。 当王凌清晨推开城门,看见的竟是司马懿的帅旗插在护城河对岸。 《晋书》里那段毛骨悚然的记载绝非虚构:"帝寝疾,梦贾逵、王凌为祟,甚恶之。" 司马懿临死前两个月,总在半夜惊醒。 侍医看见他蜷在榻角,指着空气嘶喊:"彦云,别过来!"更瘆人的是,他坚持说贾逵的鬼魂就站在帷帐后——这位曹魏名臣生前最恨司马家,死后竟和王凌结成"索命同盟"。 洛阳的夏夜闷热难当,司马懿却让人在卧室堆满火盆。 儿子们不懂,只有老仆知道:太傅是想用阳气逼退那些浑身湿冷的"访客"。 直到八月戊寅日,侍从发现他眼球凸出,手指深深抠进床板,而铜镜上映出的,竟是三张模糊的脸。 仔细想想,司马懿的恐惧早埋下伏笔。 杀曹爽时他违背洛水之誓,从此再没人相信誓言;诛王凌时他摧毁了士族底线,连亲家王肃都暗中唾弃。 当他逼少帝曹芳下诏"司马公德高可配天地"时,尚书台的老臣们低头记录,却把毛笔折成了两截。 最讽刺的是结局:司马家三代篡魏建立晋朝,结果八王之乱中,汝南王司马亮被贾后骗进宫中,死前大喊"我愿全家老小搬去辽东"——像极了当年曹爽那句"不失为富家翁"。 而终结西晋的刘裕,把司马皇族塞进麻袋乱棍打死时,用的正是司马懿对付曹家的手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水浒传》电视剧为什么不拍梁山征辽?你看看这战绩:击败辽国25万大军、阵斩辽国大
【1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