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普京的态度突然转向,支持乌克兰打到俄罗斯本土,这个信号很耐人寻味。 之前

浅瞳 2025-08-22 16:18:23

特朗普对普京的态度突然转向,支持乌克兰打到俄罗斯本土,这个信号很耐人寻味。 之前在安克雷奇的“特普会”上,特朗普笑呵呵地拍普京肩膀,外界都说他迁就俄罗斯。结果不到一周,他话锋一转,放狠话说乌克兰要赢,就得打俄本土。乍一听像是“变脸”,其实不难理解:他就是在给外界看“我强硬”的姿态。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一个接一个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放狠话。 4月底,他说自己对普京失去耐心,“几周内要见分晓”;结果等到5月16日土耳其谈判后,他就不提这事了。 上个月,他又放话“50天内不停火,就加征巨额关税”,后来缩短到10天,结果开完“特普会”,关税的事也不了了之。 这回又说“两周见分晓”。 外界早就“脱敏”了,媒体也懒得炒,谁都知道这是特朗普的老套路:要么是虚张声势,要么是拖延战术。 “硬不起来”的强硬 特朗普嘴上说“乌克兰要打就打本土”,但真要放行吗?未必。 拜登政府当初为什么限制乌军用美制武器打俄本土?怕升级,怕核讹诈。特朗普现在虽然口气很大,但他上任以来连多拨几套“爱国者”防空系统都不舍得给,真会突然松绑长程导弹?真会授权乌克兰往莫斯科扔一发?恐怕他自己心里都没底。 这就是典型的“纸面强硬”,拿嘴说给国内听,拿姿态堵批评者的嘴。尤其是外界说他在“特普会”上太迁就普京,他就必须反向表演一下。 普京的收获 反观普京,这次安克雷奇之行其实赚大了: 成功让特朗普同意“边打边谈”,而不是乌克兰和欧盟坚持的“先停火再谈”; 躲过了“高额关税”的威胁; 还顺手甩了个“安全保障”的空头支票给特朗普,让后者以为拿到了成果。 问题是,这个所谓“安全保障”压根就是老黄历。2022年土耳其谈判时,俄乌就谈过类似方案,俄罗斯的条件就是:所有保障国必须一致同意才能触发。这等于给自己保留了一票否决权,把机制架空。 拉夫罗夫在“特普会”后也说得直白:没有俄罗斯参与,所谓保障就是“死路一条”。 换句话说,普京没付出任何代价,就赢得了时间。 乌克兰的处境 乌克兰这边情况很尴尬。特朗普嘴上喊“放手一搏”,但不给真家伙。基辅最需要的,是能打到俄境内的远程导弹、能抵御空袭的更多防空系统,而不是美国总统的一句“精神支持”。 这就像让一个拳击手上台说:“你可以随便打!” 可一转身,却把拳套、护具都收走了。能怎么打? 特朗普这次变脸,不是战略转向,而是政治表演。 他知道自己在安克雷奇给普京的让步太明显,于是急忙补个“强硬姿态”,让国内选民、媒体看到“我可不是软的”。但他真正的底线没变:既不想在欧洲投入过多成本,也不想真和俄罗斯摊牌。 所以未来两周,不会有“新大战略”,更可能是老一套:嘴上喊打,实质拖延。 普京拖得起,特朗普演得起,倒霉的还是乌克兰。 参考文献: 美国、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制定军事选择,打算接下来向国家安全顾问提交 路透社 特朗普力推“边打边谈” 俄乌前线继续交火 新华网

0 阅读:2
浅瞳

浅瞳

关注我,一起来关注娱乐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