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解释不清了!”近日,江苏苏州,一女子到路边瓜摊上买瓜,称了半个西瓜8.76

小张主张 2025-08-21 20:23:44

“彻底解释不清了!”近日,江苏苏州,一女子到路边瓜摊上买瓜,称了半个西瓜8.76元,谁知老板却要收她9块钱,女子当时不乐意了,表示8块多为什么还要反向抹零呢?老板解释这是因为西瓜切了一半就不好卖了,然而女子并不接受并表示不买了!网友:这还真不是2毛钱的事。   那天,王女士下班路过小区门口的流动瓜摊,看到摊上的麒麟瓜,就想挑一个带回家,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戴着草帽,笑着招呼:“姑娘,这瓜保甜,刚从地里拉来的。”王女士怕一个瓜吃不完,就说:“师傅,帮我切一半吧,太多了吃不掉。”   老板麻利地抱起一个瓜,放在电子秤上称了称,又拿起水果刀“咔嚓”一声切开,红瓤黑籽,看着确实新鲜。他把半个瓜放在秤上,屏幕上跳出数字:8.76元。王女士正准备扫码付钱,老板却摆了摆手:“给9块吧,凑个整。”   王女士愣了一下,指着秤问:“师傅,这上面不是8块7毛6吗?怎么要9块?”老板擦了擦汗,语气有点不耐烦:“你这切了一半,剩下那半我不好卖了,多收两毛四,不过分吧?”   王女士皱起眉:“买卖哪有这么算的?买整个瓜是整个价,切半就按实际重量算,哪有反向抹零的?”   旁边几个挑瓜的市民也看了过来。有个阿姨插了句:“是啊,平时买东西都是四舍五入,几毛的零头要么抹掉,要么收个整数,哪有往上加的?”   老板听了更急了:“你们不懂,这瓜切了口,放久了就不新鲜,剩下那半说不定就得降价处理,我这也是损失啊!”   王女士摇摇头:“损失不能算在我头上吧?我按称好的钱付,天经地义。要是你提前说切半要加钱,我可以不买,但现在称好了才说,这不合适。”老板梗着脖子:“就两毛四,至于吗?你要是不买,这半个瓜我卖给谁去?”   王女士被这话噎了一下,她不是在乎这两毛四,是觉得这道理说不通:“不是钱的事,是规矩的事。该多少是多少,哪有强买强卖还加价的?”她掏出手机想拍秤上的数字,老板伸手挡了一下:“拍啥拍?不买拉倒!”   眼看争执起来,旁边的大叔劝王女士:“算了姑娘,两毛钱的事,别气着自己。”   王女士却觉得不是小事:“这不是两毛钱,是他这做法让人不舒服。我买东西,你按重量收钱,公平合理,现在凭空多要,就是不尊重人。”   最后,她没买那个瓜,转身走了,留下老板在原地嘟囔:“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一点亏都不能吃。”   这事被王女士发在本地论坛后,很快引起了讨论:   有网友说:“这还真不是2毛钱的事,是商家的诚信问题。反向抹零看着事小,却透着不尊重,谁遇到都得膈应。”   也有网友觉得老板不容易:“流动摊贩赚点辛苦钱,切半的瓜确实难卖,可能他也是想弥补点损失,但方式用错了,好好说或许人家能理解。”   还有人分享了类似的经历:“之前在菜市场买排骨,32.3元被收33元,老板说‘四舍五入’,我当场让他重新算,这不是钱多少,是不能稀里糊涂被加价。”   从这件事里能看明白,买卖之间的信任,往往藏在这些小细节里,对消费者来说,计较的不是几毛钱,而是计价的透明和公平。   对商家而言,流动摊贩靠的是回头客,一两毛的“小算计”,可能比少赚这点钱更伤生意。就像有摊主说的:“我卖水果十几年,零头能抹就抹,有时候几毛的零头直接免了,大家觉得舒服,下次自然还来。”   这半个西瓜引发的小风波,说到底,是买卖双方对“公平”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老板觉得两毛四不算啥,王女士觉得原则不能让,站在各自的角度似乎都有道理。但做生意,讲究的不就是“你情我愿,童叟无欺”吗?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息来源:《8.76元凭啥收9元! 女子买瓜质疑老板“反向抹零”,老板:只买一半影响销售》中安在线    

0 阅读:72
小张主张

小张主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