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菲律宾欲派4000吨军舰闯美济礁,300吨的渔政船前去驱逐。海指下令:“做好自沉准备,坚决不开第一枪!”队长杨朝雷想起船上的兄弟,急问:“那我们的人怎么办!”海指斩钉截铁:“这是命令!” 一艘300吨的渔政船对阵4000吨军舰,这听起来像是蚂蚁挑战大象。当海指下达自沉命令时,队长杨朝雷的那句”我们的人怎么办”道出了多少无奈与担忧。在那个风云变幻的1995年,南海上演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较量。 1994年底,中国在美济礁建设渔业避风设施,这本来是为了保护渔民安全的正常举措。然而到了1995年初,一艘被中国海军释放的菲律宾渔船船长向菲政府报告,声称他在美济礁被中国军队拘留了一个星期,中菲争端由此开始。菲律宾总统拉莫斯立即跳出来大做文章,指控中国在所谓的菲律宾海域建造军事设施。 这就是当年南海局势的真实写照,小国总喜欢拿大国说事,菲律宾这次更是要搞个大动作。他们计划派出两艘军舰和一艘邮轮,其中包括一艘4000吨级的登陆舰,还要带着一堆外国记者去美济礁”采访”,说白了就是想制造国际影响,给中国施压。 面对这种挑衅,中国当然不能坐视不管。负责美济礁守礁任务的是34号渔政船,船长徐再林,队长杨朝雷。这艘船只有300吨,跟菲律宾的4000吨军舰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但就是这样一艘小船,承担起了维护国家主权的重任。 海指的作战方案很明确,如果菲律宾舰队硬要闯进来,34号船就要用冲撞的方式进行逼退。如果拦截不成功,就要退到西南口把航道堵住,做好最坏的打算。这个最坏的打算就是要么被对方撞沉,要么自沉,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靠近泻湖。 当杨朝雷听到要自沉的命令时,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船上25名兄弟的安危。这句”那我们的人怎么办”其实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谁不想活着回家?但军令如山,海指的回答也很干脆:“这是命令!” 5月13日这一天,南海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峙。34号船的船员们穿着4公斤重的防弹衣,顶着南海的烈日,汗流浃背却寸步不退。徐再林后来回忆说,当34号船与菲舰贴身肉搏的时候,船员都下定了必死的决心。面对十几倍于己的军舰,中国渔政船没有退缩,而是用血肉之躯挡在了菲律宾编队前面。 菲律宾人派出直升机,在34号船上空不到20米的高度盘旋,螺旋桨产生的巨大风压几乎要把甲板上的人吹倒。直升机里还架着机枪,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但中国船员没有被吓倒,他们紧握武器,目光坚毅地盯着头顶的直升机。 对峙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菲律宾人发现中国人是真的不怕死,他们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14时55分,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海上肉搏战”,菲舰只好掉头,悻悻驶走。中国渔政船用弱小的身躯战胜了强大的军舰,靠的不是武器装备,而是保卫国土的决心和意志。 这次事件之后,中菲双方围绕南海问题展开危机管控,菲律宾在磋商中默认了渔政船在美济礁守礁的事实。美济礁从此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南沙群岛最大的人工岛,拥有现代化的港口和机场。 回头看这段历史,杨朝雷那句”我们的人怎么办”体现的不是胆怯,而是一个优秀指挥员对部下生命的珍视。而他在接到”这是命令”的回复后,没有再说一句话,默默承担起了责任,这才是真正的军人品格。南海上的这场较量告诉我们,维护国家主权靠的不是武器的先进,而是人的精神和意志。 那句”我们的人怎么办”至今听来仍令人动容,它既是对战友的关怀,更是对责任的担当。你觉得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安危应该如何权衡?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1995年,菲律宾欲派4000吨军舰闯美济礁,300吨的渔政船前去驱逐。海指下令
熹然说历史
2025-08-21 01:18: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