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正在犯下滔天大错!新加坡外交家马凯硕说,亚洲国家眼看中国被西方打压却保持沉默

墨香染时光 2025-08-20 22:14:00

亚洲正在犯下滔天大错!新加坡外交家马凯硕说,亚洲国家眼看中国被西方打压却保持沉默,这是个巨大错误。 新加坡外交家马凯硕这话说得一点没错,亚洲国家眼下的沉默,简直就是在给未来埋雷。 这话怎么讲?您想想,当年咱们亚洲是怎么从殖民废墟里爬起来的?靠的不就是抱团取暖吗?万隆会议上,二十九个亚非国家攥成一股绳,才在美苏夹缝里杀出一条血路。 那时候大家都明白,单打独斗只有死路一条。可现在呢?眼看着西方变着法子打压中国,从科技封锁到舆论抹黑,亚洲国家却一个个缩着脖子不吭声,这不是忘了本吗? 有人可能觉得,中国被打压是大国之间的事,跟自己没关系。可您知道吗?中国现在是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越南的电子元件、马来西亚的棕榈油、印尼的镍矿,一大半都得卖到中国去。西方搞“脱钩断链”,表面针对中国,实际上是想把亚洲产业链切成碎片。 就拿半导体来说,韩国三星、日本东芝的高端芯片制造,哪一步离得开中国市场的支撑?要是中国产业链被切断,这些国家的工厂立马就得停工。说白了,现在的亚洲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中国是车头,其他国家是车厢,车头被卸掉,车厢还能跑多远? 西方打压中国的手段,其实是在试探亚洲的底线。美国在南海搞“自由航行”,英国航母时不时来亚太刷存在感,这些动作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就是想看看,亚洲国家敢不敢吭声。 要是这次没人站出来,下一步他们就得逼着菲律宾、越南搞“亚洲版北约”,把整个地区拖进新冷战。到时候,亚洲国家要么当西方的棋子,要么被战火波及,几十年攒下的家底说没就没。 有些国家心里打的算盘挺精:我保持中立,两边不得罪,总行了吧?可现实哪有这么简单。地缘政治就像大海里的漩涡,你不主动划桨,就只能被卷进去。 当年日本跟着美国签《广场协议》,以为能换来安全保护,结果呢?经济停滞了二十年,连本土汽车产业都被中国新能源车挤得喘不过气。韩国更憋屈,每年得给驻韩美军交几十亿美元“保护费”,可美国什么时候真把他们当自己人了? 还有印度,总想着借西方力量制衡中国,结果呢?苹果把生产线搬到印度,没几个月就因为供应链断裂撤了大半。西方国家从来都是利益优先,真到关键时刻,谁会替你出头?更讽刺的是,那些跟着西方喊“去风险”的国家,自己的经济反而最先遭殃。日本对华出口连续三个月下滑,越南纺织品订单锐减,这些苦头难道还不够尝吗? 历史的教训早就摆在那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大鳄横扫东南亚,要不是中国顶住压力不贬值人民币,泰国、马来西亚的货币早就崩盘了。 现在西方故伎重施,用同样的套路收割亚洲,可有些国家却忘了当年被按在地上摩擦的痛。这就好比邻居家着火了,你不去帮忙,反而把自家门窗关得死死的,等火势蔓延过来,你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 更让人着急的是,亚洲国家在国际场合的集体失语,正在让规则制定权旁落。联合国里亚洲国家占了近半数席位,可涉及中国的议题,常常是弃权的弃权,附和的附和。长此以往,国际规则就只剩下西方的声音。 就拿数字领域来说,美国搞“小院高墙”,限制中国科技企业,可亚洲国家的5G建设、人工智能发展也跟着遭殃。要是我们自己不发声,以后连技术标准都得听别人的。 马凯硕说得对,亚洲的未来得攥在自己手里。当年东盟成立的时候,印尼、马来西亚刚打完仗,照样能坐下来谈合作,就因为他们明白,窝里斗只会便宜外人。现在我们更需要这种智慧。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给亚洲带来了几千亿美元的基建投资,中老铁路、雅万高铁把整个地区连得更紧。这些合作成果,都是建立在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要是因为害怕西方压力就放弃合作,那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 说白了,亚洲国家的沉默,就是在用短期的安稳换长期的风险。西方的打压从来不是针对某个国家,而是想维持他们的霸权地位。今天整中国,明天可能就轮到印度、印尼。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打破这种“分而治之”的套路。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墨香染时光

墨香染时光

阳光明媚 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