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如今的状态,足以体现香港电影衰落得有多厉害。 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影视圈曾

玉胜 2025-08-20 13:03:50

王晶如今的状态,足以体现香港电影衰落得有多厉害。

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影视圈曾陷入一段低迷期,当时不少演员都面临 “无戏可拍” 的困境,唯独王晶始终有戏可导。那段时间,他拍了大量被吐槽为 “烂片” 的作品,还得了个 “烂片之王” 的称号,但也靠这些片子赚了不少钱;与此同时,他还捧红了大批演员,说他当时 “养活了一半香港演员”,其实并不夸张。

可再看现在的王晶,却转型做起了自媒体 —— 每天执着地翻着上世纪的 “旧账”,在视频里聊香港娱乐圈的各种八卦。这背后藏着什么信号?其实很明显:连王晶这样擅长快速产出作品的导演,都没新戏可导了;更意味着资本对香港电影,早已没了往日的信心。

香港电影一直有自己的运作模式,最常见的就是 “老带新”:用资历深、名气大的老牌明星,去带动刚有点人气的新人。这套模式至今还在沿用,对影视公司来说,这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 大明星拿着配角的报酬,却能起到主力宣传的效果,而这套玩法,早就是王晶玩熟了的。当年他捧张家辉时,特意请周星驰出演《赌王 2000》,用的就是这个路数。

但也正是这种模式,慢慢搞垮了新人培养体系,最终导致香港演员出现 “断层”。

为啥近些年总有人说 “电影越来越不好看”?其实内娱现在也在沿用这套逻辑:请有演技、口碑好的实力派,给流量明星 “抬轿”。

所以别总把原因归到 “影视寒冬”,也别抱怨电影总局审查严格。说到底,还是 “一切向钱看” 的急功近利,一点点耗尽了观众的信任。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玉胜

玉胜

红尘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