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鼻炎大爆发,想要孩子少复发、不复发,家长一定要利用好“出伏”后的黄金30天! “医生你是不知道,我一看到树叶落就心慌。为啥呢?因为这意味着我家孩子鼻炎又要犯了,我们家又要人仰马翻了。” 其实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担忧,毕竟娃鼻炎一发作,就像按下了全家的“痛苦开关”:孩子遭罪,家长心疼却又束手无策,只能生生硬“熬”着等季节过去。 但其实,出伏后的这 30 天,就是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时机 —— 抓住它,就能帮孩子把鼻炎“挡在门外”。 伏后 30 天,是鼻炎调理黄金期 鼻炎孩子的体质就像一块“湿木头”,寒邪藏在里面,湿邪裹在外面,稍微遇冷就容易“冒烟”(鼻炎发作)。而出伏后的 30 天,就是给这块“湿木头”通风干燥的好时机: 外邪势力减弱:暑湿之气慢慢散去,此时调理,能减少新的邪气入侵,更易巩固效果。 肺脾功能易恢复:秋季对应五脏中的“肺”,出伏后肺的功能逐渐增强,抓住这个时机“补肺强免疫”,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邪较量的关键期:出伏后不及时调理,等到深秋寒风渐起,孩子肺内寒痰与外界风寒“里应外合”,鼻炎就会集中爆发。 我一般会采用分阶段的调理方式,按照散寒祛湿、健脾补肺、食疗巩固的顺序,来帮助孩子预防“鼻炎”: 第一阶段(第 1-10 天):宣肺理气化痰,扫清鼻窍隐患 出伏初期,经历一个暑期冰糕冷饮的“造腾”,孩子肺中可能存有大量痰湿,此时需用宣肺理气化痰的方子,理顺肺气、化解痰湿,为预防鼻炎复发打下基础。 常用方子:杏苏散加减 功效:杏仁、紫苏叶可宣降肺气,让肺的呼吸功能顺畅;陈皮、半夏能化解肺中痰湿,减少鼻窍分泌物;茯苓健脾渗湿,从根源减少痰湿生成;桔梗能载药上行,清除鼻窍垃圾。 第二阶段(第 11-20 天):肺脾双调,补牢体质“防护墙” 肺是一线作战士兵,脾是后援部队负责供应粮草,两者都强,才能将病邪拦于门外。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加减,能通过补肺气、健脾胃,从根本上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常用方子: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功效:黄芪固表止汗,防风祛风解表,两者像给孩子穿上“防护服”,可防外邪入侵;白术、党参、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让脾胃能更好地吸收营养,为“肺”这层保护罩,提供持续能量。 第三阶段(第 21-30 天):食疗巩固,让好体质“扎根” 最后 10 天,用食疗代替药汤,调养孩子身体,持续为“脾”、“肺”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推荐食疗方——黄芪山药粥 黄芪 (煮水取汁)、山药 、大米 。将黄芪水与大米同煮,粥快熟时加入山药块,煮至山药软烂。黄芪补肺气,山药健脾胃,适合调理后期巩固体质。 每年出伏后,都有很多孩子来找我调理,预防“鼻炎”。很多家长们跟我反馈:“吃苦”一个月,换来半年安心,实在是太值了! 出伏后的 30 天,是给鼻炎孩子体质“升级”的黄金期。家长只要抓住这个机会,按阶段清邪、补正气,再做好日常养护,就能让孩子的肺脾功能变强,鼻炎自然会少复发,甚至不复发。
秋季鼻炎大爆发,想要孩子少复发、不复发,家长一定要利用好“出伏”后的黄金30天!
灵松谈育儿
2025-08-20 09:18:4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