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学的真快!参考俄乌经验,猛士车配上全防护格栅网 8月14日,央视在报道我军76集团军某旅的演练中,首次展示了该旅为猛士车加装的防无人机格栅网。与以往只加个顶棚不一样,这次是将四周全部遮住,是真正的全防护格栅。 这一防护设计显然是参考了最新的俄乌战场经验。 为啥说这是战场上的经验呢?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已经成了各种新武器的试验场。其中,那些价格便宜、操作简便的小型FPV自杀式无人机,成了让坦克、装甲车这些昂贵装备头疼不已的“空中杀手”。 这些小家伙飞得低、速度快、目标小,专门找坦克装甲比较薄弱的顶部、侧面甚至车底下手,传统厚重的正面装甲在它们面前基本没用,不少钢铁巨兽就这么被几百美元的小无人机给报销了。 逼得没办法,俄乌双方的士兵们开始在坦克顶上焊钢筋架子,被戏称为“铁笼子”或者“烧烤架”。 咱们解放军显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战场新变化。 第76集团军给猛士车装的这套防护网,可不是简单地照抄俄乌战场上的“铁笼子”。咱们的军工专家们是下了功夫研究的。 他们在实验室里反复试验,发现网格间隙控制在5到8厘米左右效果最好,既能卡住无人机的螺旋桨,又能有效分散爆炸产生的冲击力。 而且,咱们用的材料更讲究,是军工级别的特种合金编织而成,重量控制得很好,每平米大约就20公斤,相当于两个大西瓜重,但防御能力却很强,据说能顶住相当于3公斤TNT炸药爆炸的冲击。 更巧妙的是,网格上还有一些特殊设计的小凸起,无人机撞上去不仅被拦住,还可能直接被“切”伤结构,等于物理拦截加结构破坏,效果翻倍。 在高原这种特殊环境里,防护网还被赋予了新功能。 比如在15式轻型坦克上,防护网集成了太阳能板。这设计挺聪明,一方面能给车里的电子设备补充点电力,另一方面产生的热量还能融化积雪,防止低温让金属框架变脆。 这种因地制宜的改进,连外媒都评价说这不仅是防护网,简直成了移动的小电站。 当然,光靠被动挨打的“铁笼子”是不够的。解放军更厉害的是把这种被动防护和主动防御手段结合起来了,搞了个多层次的防御体系。 比如在炮塔顶上,装了可以转动的金属格栅,一旦探测到无人机靠近,这格栅能像夹子一样快速合拢,同时车里的电子战系统立刻启动,切断无人机的遥控信号。 演练场上还出现了装备火箭筒和侦察无人机的电动摩托车突击小组,噪音小、机动灵活,很适合高原和复杂地形穿插。 还有背着沉重弹药箱、端着通用机枪的战士,支撑他们的是单兵外骨骼系统,这曾经更多是概念中的装备,现在实实在在地用到了训练里。 战场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无情的考官。 解放军这次快速借鉴俄乌实战经验,给猛士车装上全方位防护网,并加以创新改进,同时展示出摩托车突击队、外骨骼单兵等新战法新装备,充分体现了咱们学习能力强、转化速度快、创新意识足的特点。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战场上,这种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武器。 参考资料:第76集团军某旅高原演练检验新质战斗力——解放军报
可以展示,应该是目前为止最清晰的照片。从外表看,应该是属于轻型装甲系列,上面那
【31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