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航天与美国商业航天差距很大,这是事实。很多人没搞清“中国航天”与“中国商业航天”的区别,前者是国家队,后者就像当初新能源汽车品牌一样,都是商业性质,虽然也有国家扶持,但最终要靠自己活下来盈利。
火箭是需求牵引的工具,马斯克SpaceX占据今年90%的发射次数和入轨质量,载荷都是星链卫星。没有星链,就没有猎鹰9号的成功。
现在问题是,我国已经在大量生产自己的“星链”(中国星网和千帆星座),也早就确定了要发射4万颗。这就是在给国内的商业航天公司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国内那些商业航天公司,多多少少都拿到了发射订单。
国家提供了机会,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实现了自己的PPT,几乎都在拖延,到现在都没有一种可复用火箭。目前中国星网和千帆星座几乎全靠国家队的长征系列、不惜成本来发射。
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就是“星等箭”的状态。
中国航天国家队的荣耀,不属于那些商业航天公司。他们的品牌力,需要像华为、比亚迪那样,自己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