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河南许昌,一男孩考上大学,父母奖励他5300元,让他

夜色温柔的相伴 2025-08-13 01:59:19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河南许昌,一男孩考上大学,父母奖励他5300元,让他换个手机,他在某二手平台买了部苹果16pro,卖家“走平台要手续费,私下交易更划算”,男孩同意了,说可万万没想到,他却收到2袋零食,手机不翼而飞。而快递说是卖家掉了包,卖家却说快递把手机顺走了,她放零食是为了减震。两边踢皮球,男孩彻底傻眼了。 伴随着一阵敲门声,刚金榜题名不久的小杨满心欢喜地接过快递。他以为,自己用5300元奖学金换来的苹果16Pro,就静静躺在这个盒子里。 谁知当着快递员的面划开包装,两包零食赫然躺在其中,心心念念的手机却不见踪影。空气瞬间凝固,小杨和快递员面面相觑,一时都傻了眼,一部手机凭空消失,卖家信誓旦旦称已发货,买家手里却只有空盒。 事情是这样的,小杨体谅父母挣钱不易,放弃了买新手机的念头,转而在二手平台上看,他很快锁定了一位女卖家,不仅价格合适,而且还是同城,对方承诺当晚就能送到。这因为这个承诺,迅速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 紧接着,卖家抛出了一个关键诱饵:平台交易手续费太高,如果私下转账,可以再省二百多块。涉世未深的小杨一听能省钱,没多想就绕过平台,爽快地把5300元转了过去。他并不知道,自己按下的不是确认键,而是放弃所有保障的开关。 为了让小杨安心,卖家随后发来一段打包视频,看上去一切都挺正常,据快递小哥回忆,整个打包过程很奇怪,一个简单的手机包装,女卖家竟然花了足足20分钟,这很不正常。而且,她全程总是有意无意地背着或避开快递员,行为举止鬼鬼祟祟。 经验丰富的快递员心里也泛起了嘀咕,甚至下意识在她身后拍了张照片存证。不过,由于打包时间过长,急着赶下一单的快递员并未仔细掂量包裹重量,正是这个被忽略的细节,为后来的纠纷埋下了隐患。 当骗局败露,小杨拿着两包零食去质问卖家时,她先是承认零食是自己放的,但给出的理由简直是把人当猴耍:“手机没有原装盒,放零食是为了减震。” 她话锋一转,把矛头指向物流,暗示是快递员在长达四十多分钟的运输途中动了手脚,反咬一口:“你能确保路上骑手没动那个包裹吗?”当记者追问她为何要诱导买家私下交易时,她变得吞吞吐吐,说不清楚。 根据法律规定,卖家的核心义务是交付合同约定的东西,也就是一部苹果手机。现在小杨收到的是零食,这表明卖家并未履行最基本的合同义务,构成了根本违约。 她那套“零食减震”的说辞,不仅不符合二手电子产品通常用泡沫或气泡膜的交易习惯,更与她打包时“鬼鬼祟祟”的可疑行为自相矛盾,在法律上几乎站不住脚。因此,卖家理应返还全部5300元货款,并赔偿小杨因此产生的损失。 在这起事件里,快递员的角色更像是一位关键证人。他虽然不能断定手机到底在哪一环消失,但他提供的“20分钟可疑打包”和“拍照存疑”等证言,极大地削弱了卖家说辞的可信度,为小杨的维权提供了有力支撑。 尽管这笔交易最终脱离了监管,但平台并非毫无关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平台有义务提供卖家的真实身份信息,并对诱导线下交易这类行为进行风险提示和监管。 小杨完全有权要求平台协助追偿,如果平台未能尽到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也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补充责任。 整件事对小杨来说,算是花钱上课。它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网络交易中,任何打着“省钱”“图方便”的旗号,要求脱离平台监管的提议,背后都可能是一个陷阱。平台设立的交易流程,是保护买卖双方的安全,一旦绕开,就等于把自己置于风险之中。 如今,小杨已经报警,事件仍在调查中,希望小杨能够追回自己的钱,不要在被踢皮球,毕竟马上就要开学了,到处都要用钱,这个卖家就应该得到应有的教训,骗学生的钱,小杨不过是心疼父母,所以才买个二手的手机,现在还被骗了,这种骗子就应该得到惩罚。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0
夜色温柔的相伴

夜色温柔的相伴

夜色温柔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