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后,牺牲的革命烈士,从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横七竖八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8-12 09:22:59

191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后,牺牲的革命烈士,从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横七竖八躺在草地上,看起来非常的惨烈。

清朝末年,清政府已经摇摇欲坠,外有列强欺负,内有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孙中山他们同盟会的人,早就不满这局面了,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就开始到处闹革命,惠州起义、萍浏醴起义啥的,一次次试水,可都没成。到了1910年11月,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他们开会商量,孙中山提了方案,黄兴负责具体干活儿。为什么选广州呢?因为广州离香港近,方便运东西,新军里头也有不少革命党人潜伏着。

1911年初,在香港设了统筹部,分八个部门,管买枪、拉人、打探消息啥的。起义日期先定在4月13日,可清军那边风声紧,武器也没准时到手,还出了温生才刺杀广州将军孚琦的事儿,新军要退伍,闹得人心慌,就推到4月27日。黄兴从香港偷偷溜进广州,在越华路小东营五号安营扎寨,当指挥部。本来计划十路大军同时动手,占城里要害地方,可情报走漏了,只能缩成四路,重点打两广总督署。

4月27日下午五点半,黄兴带一百三十来人出发,每人胳膊上绑白布条当标记,手里枪支弹药,腰上还挂炸弹,直奔总督署。冲进去后,总督张鸣岐早溜了,他们放火烧了署衙,可李准的水师部队很快就围上来,双方在街上打得不可开交。起义军寡不敌众,很多人中弹倒下,黄兴手指头被打断,还裹了布条继续指挥,可最后还是败了,喻培伦他们拉炸弹跟清兵同归于尽,方声洞、林觉民那些人直接战死。整个过程就一天多,牺牲了一百多人,被抓的三十来个也没屈服,全杀了。起义失败了,可这事儿震动了全国,孙中山后来说,它跟武昌起义一样值钱,点燃了革命的火。

失败后那场面,真叫人看不下去。清政府为了吓唬人,故意不让收尸,那些烈士的遗体就扔在总督署附近的草地和街上,横的横竖的竖,散落一地。有的被枪打得血肉模糊,有的炸弹炸开,胳膊腿断的到处是。清兵巡逻时,还用枪托戳戳,避免有人靠近。空气里一股火药和血腥味,苍蝇嗡嗡飞,尸体暴露好几天,开始发胀。潘达微他们同盟会的人,眼见这惨状,心如刀割,可当时清廷管得严,只能偷偷想办法。起义后没几天,潘达微找了慈善堂广仁善堂帮忙,说是收尸,实际是想给烈士个体面。5月1日,清政府才松口,让善堂清理街道。他们仔细辨认,捡到七十二具完整的遗骸,有的身上还带着铁链子,头身分家的,得拼起来。那些遗体堆在场上,雨淋日晒,虫子爬,潘达微他们忍着悲痛,用好棺木装了,运到城外红花岗埋了。为什么叫黄花岗?潘达微喜欢菊花,觉得菊花傲霜,象征节烈,就改了名。这七十二人里,有喻培伦、林时爽、方声洞、林觉民那些骨干,还有不少华侨,像劳培从新加坡赶来参战的。实际牺牲不止七十二,查出来有八十六,甚至一百多,可当时只收了这么多。那些遗体躺在草地上那照片,后来流传开,成了革命的铁证,让人一看就知道清政府多残暴,革命党人多惨烈。

这起义虽败了,可影响大。它直接鼓舞了全国的革命势力,赵声本来要带兵北上支援,可听说失败,气得病死。孙中山在海外募捐,继续搞事儿。广东这边,李准本来镇压起义的,后来张鸣岐猜忌他,他倒向革命,帮着广东光复。黄花岗成了革命圣地,1918年,方声涛他们募捐修墓,建了纪功坊、墓亭,碑上刻名字。1921年,孙中山亲来祭拜,写了祭文,说这些烈士的血没白流。1932年,广东省政府扩建,加了牌坊、莲花池啥的。

七十二烈士的名单,后来查清,有福建的、广东的,还有海外华侨,平均年纪二十多岁,就为推翻清朝,豁出去了。陵园现在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3月29日都有公祭,政协啥的组织,缅怀英烈。这起义的价值,不光是死了多少人,而是它唤醒了老百姓,让大家看到清政府撑不住了。半年后,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成功,清朝亡了。孙中山说,黄花岗跟武昌并寿,就是因为它铺了路。那些烈士虽躺在草地上那么惨,可他们的精神活下来了,激励后人。想想看,那时候的人,多不容易,穷苦老百姓捐钱,华侨毁家纾难,就为国家好转。现在我们过好日子,得记着这些事儿,不是白来的。

0 阅读:80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