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是日寇随军记者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拍摄的,反映了他们的滔天罪行。日军把俘虏或者老百姓装在袋子里,绑在树上进行刺杀训练,多么的惨无人道。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国耻永远不能忘! 约翰·拉贝1882年生于德国汉堡,早年父亲去世,他进入商业领域,1908年加入西门子公司,1927年被派到南京当经理,在当地生活多年,和中国同事关系融洽。日军进攻南京时,他没撤走,而是和外国人一起建了国际委员会,划出3.86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庇护了20多万中国人。他每天巡视街道,阻止日军闯入,还用日记记下五百多起暴行案例,比如士兵拖拽难民的场面。战后他回德国,继续工作,到1950年因中风去世。 他的日记后来出版,成为重要证据。 约翰·马吉1884年生在美国匹兹堡一个富裕家庭,毕业于耶鲁大学,后学神学,1912年来南京当圣公会牧师,在金陵大学医院附近传教,1921年娶了英国妻子,生了四个儿子。南京沦陷后,他留在城里帮忙医疗,用16毫米摄影机拍了105分钟胶片,记录了日军暴行,比如伤者身上的刀伤和孕妇被刺的惨状。1946年在东京法庭,他用这些影片作证。1953年在匹兹堡去世前,把胶片交给家人保存。 这些胶片1991年被发现,2002年部分捐赠给纪念馆。 张纯如1968年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父母是从中国来的学者,她大学学新闻,1991年结婚,生了个儿子。从1994年开始,她研究南京事件,到南京访幸存者,查档案,到欧洲找日记,1997年出书《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列出日军杀戮和侵犯的细节。这书让西方人第一次认真看这段历史,但也招来日本右翼攻击,她长期压力大,2004年自杀,年仅36岁。 她的书被翻译多国,继续影响世人。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破南京城墙后,就开始大规模屠杀。那些随军记者拍的照片显示,日军把中国俘虏或老百姓装进麻袋,绑到树上,当作刺刀训练的靶子。这种行为不是孤立的,而是日军普遍的做法,用来练士兵的杀气。远东法庭认定,这种暴行导致20万以上中国人遇难,城里三分之一被烧毁。 日军第16师团在中山门外杀了数千人,第13师团在太平门处理1300人,用机枪扫射后刺刀检查。 杀人竞赛是另一个例子,向井敏明和野田毅两个少尉从句容到南京比谁先杀100人,一个杀了106,一个105,后来他们被法庭枪决。 在草鞋峡,日军把俘虏推进峡谷,开火后逐个刺杀,尸体滚进河里。长江边上,他们把人绑手分成组,扫射后推入水,河水都红了。 妇女受害特别严重,第一个月就有2万左右被强奸,很多被杀害,年龄从小女孩到老人。日军还纵火抢劫,南京商业区几乎全毁,古物损失上万件。 这些事实有照片、日记和证言支持,比如秦淮河码头堆尸、日军提头照相。 日军不留俘虏的政策导致集体屠杀,中岛今朝吾日记里提到处置1.5万人。海军也参与,歼灭江中逃兵1万人。 医院里,伤兵被拖出刺死,床单染血。郊区乡村也遭殃,村民被抓来绑树训练新兵。 这些暴行持续六周,尸体掩埋记录显示掩埋6万多具。孙宅巍研究指出,日军想通过屠杀打击中国人意志,但反而激起抵抗。 国际委员会记录了2万妇女被奸,贝茨教授在法庭作证目睹这些。 南京沦陷后,幸存者开始收集证据。拉贝2月底离开,把日记带回德国出版,列出每日杀戮数字。 马吉胶片辗转保存,1991年发现,成为动态记录。 夏淑琴面对日本右翼质疑,2006年在南京起诉否认者,胜诉停书出版。2007年去东京法庭,描述家人遇害顺序,获赔400万日元。她高龄还参加纪念活动。 张纯如书出后,西方读者多,日本右翼邮件攻击她夸大。她精神崩溃,住院后2004年11月在车里自杀。她的作品翻译流传,提醒细节。
这张照片是日寇随军记者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拍摄的,反映了他们的滔天罪行。日军把俘虏或
诸葛利剑
2025-08-10 15:22: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