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逼到毁瘫!台当局万万没想到,这次解放军这么狠,仅仅不到半天时间,围台军舰就已经达到19艘,而且山东舰也首次进入应变区,要知道,台湾一圈也就1100公里,19艘军舰基本每50公里就有一艘,真正把台湾围得水泄不通!台军那些军舰连出港都成问题了,更别提反击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台湾环岛海岸线大约1100公里,而解放军派出的舰艇数量达到了19艘。这意味着平均每50公里就有一艘军舰守护着海域,形成了严密的海上封锁圈。这些舰艇包括驱逐舰、护卫舰和补给舰,组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联合舰队,几乎把台湾这座岛屿包围起来。 这支舰队的核心力量,是山东号航母编队。山东舰的位置极为关键,坐镇在台湾东南“应变区”,它就像一道大坝,卡住了巴士海峡的出入口。这不仅有效阻断了西太平洋方向可能出现的外部干预,还为大陆未来跨海登陆提供了空中和海上支援。 航母甲板上的舰载机定时升空巡逻,形成了无形的空中警戒网,让任何试图靠近的敌方飞机或舰艇都难以靠近。 与此同时,水下的核潜艇发挥着无声的威慑作用。它们利用声呐密切监听周边海域动静,阻断台湾军方潜艇的行动自由。台军的“剑龙级”潜艇甚至被迫躲回港口,难以冒险露头,显示出解放军在海下的优势。 除了海上兵力,解放军这次还派出了刚刚服役的第五代隐身战机——歼-35。这是首次在台海区域公开亮相的机型,特别为复杂战场环境中的海陆目标打击而设计。 相比之前大家比较熟悉的歼-20,主要负责夺取制空权和远程突防,歼-35更像是一把精确的利剑,能够迅速打击对岸的关键目标。 在山东舰航母的支援下,歼-15舰载机也频繁升空巡逻,每隔十五分钟就有一架起飞,织成了一张覆盖台湾东部的空中警戒网。 花莲基地的F-16战机在解放军预警机锁定后,甚至只能黯然返航,这显示出台军在空中已经无法与解放军形成有效对抗。 解放军还大量使用预警机和反潜直升机,进一步加强空中态势感知与海面反潜能力。近海空域已被多次轮番覆盖,令台湾周边空域成为了大陆军机的“禁区”。 面对这场大规模围台行动,台湾军方显得措手不及。台军曾紧急派出号称“王牌舰”的苏澳舰和田单舰试图进行远距离监视,但这些舰只装备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技术标准,面对现代化的解放军航母战斗群,显得软弱无力。 更严重的是,台军内部反应迟缓,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直到解放军发布通告一个半小时后才宣布成立应变中心。这种迟到的反应,暴露出台军应急指挥体系的漏洞和决策的迟缓。 港口封锁导致基隆和高雄的出港航道被补给舰和驱逐舰堵住,台军多艘驱逐舰和潜艇被困港内,出击行动受到极大限制。甚至有台军军官提出用快艇进行突袭,但遭到否决,因为解放军近防炮的火力覆盖了所有可能的突袭路线,根本不可能成功。 封锁不仅是军事上的震慑,更迅速传导到了台湾的经济和民生层面。高雄港的集装箱堆积如山,其中大多数是出口电子元件和日用品,港口无法正常运转,严重影响了台湾的产业链供应。 一艘来自越南的油轮也被迫停留在管制区外,需等候48小时进行检查,岛内的燃油供应面临短缺。加油站已经预警三天后可能会断供,给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压力。 超市里的物价开始上涨,进口水果价格涨了两成,粮食被市民抢购囤积,反映出民众对局势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经济和生活上的压力,实际上是解放军战略封锁的延伸,旨在让“台独”势力感受到来自内部的巨大压力。 除了军事行动,大陆还联合海警舰队在台湾周边海域展开环岛巡逻,依据“一中原则”行使主权,开展所谓的“执法”行动。这种法理上的压制,不仅从海上限制了“台独”势力的空间,也在法律层面否定了台湾所谓的“治权”。 解放军东部战区还通过发布系列海报和宣传材料,向岛内“台独”势力发出明确警告: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将付出惨重代价。 图像中描绘了055驱逐舰与歼-20共同覆盖台湾岛,导弹轨迹如绞索般环绕,火箭军瞄准关键基础设施,表达了“台独越闹,后果越严重”的坚定立场。 这种法理与心理双重施压,不仅震慑岛内分裂势力,也向国际社会释放清晰信号——大陆的决心不可动摇。 当前,全球局势错综复杂。俄乌冲突长期消耗国际力量,中东局势再度紧张,欧美内部裂痕加剧,美国的全球影响力相对衰弱。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大陆选择主动发起此次围台行动,抓住了战略窗口期。 这次解放军的围台行动,是一次集军事、法理、经济和心理多维合力的战略展现。大陆不仅用强大的武力部署锁定了台湾海空通道,更通过法理巡逻和经济封锁,切断了“台独”分裂势力的生存空间。
从近逼到毁瘫!台当局万万没想到,这次解放军这么狠,仅仅不到半天时间,围台军舰就已
爱心扯体育
2025-08-08 23:12: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