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这天,我拖着行李箱走出了单位大门 早上七点半,老张把最后一本台账放进柜橱第三层。铁柜"咔嗒"锁上的瞬间,走廊里传来打卡机的"嘀"声——这声音他听了三十八年,从青丝听到白发,今天是最后一次了。 "张师傅,再帮我看看这报表呗?"新来的小李举着文件夹跑过来,额头上还带着刚入职时的青涩。老张接过笔,在"合计"那栏圈了个圈:"小数点错了位,跟你去年算错考勤表一个毛病。" 小李挠着头笑:"还是您细心。对了,退休宴定在晚上六点,您可一定得来啊。" "不去喽。"老张把钢笔还给他,笔帽上的漆早就磨没了,"我订了十点的高铁,去桂林。" 小李愣住的工夫,老张已经拎起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包带磨出了毛边,是儿子上大学时用旧的,现在里面装着换洗衣物、降压药,还有张泛黄的地图——上面桂林山水的图案,是他二十年前从挂历上剪下来的。 电梯里遇见王科长,对方拍着他的肩膀:"老伙计,真急着走啊?我还想跟你杀两盘象棋。" "等我回来给你带桂花糕。"老张笑着点头,电梯门合上的刹那,他看见自己映在金属壁上的影子,背有点驼,可眼神亮得很,像揣了颗年轻的太阳。 走出单位大门时,保安老李探出头:"张哥,今天咋不骑自行车?" "放传达室吧,回来再骑。"老张拖着行李箱往地铁站走,轮子碾过柏油路面,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像在替他数着步子。路边的梧桐树还是他刚上班时栽的,现在已经长得比办公楼还高,阳光透过叶隙落在地上,晃得他有点眼花。 地铁上,邻座的小姑娘正在看旅游攻略,屏幕上漓江的水绿得像块翡翠。"姑娘,这竹筏靠谱不?"老张忍不住问。 "爷爷您也去桂林啊?"小姑娘眼睛一亮,"我上周刚订了票,据说遇龙河的竹筏最有意思!"她点开照片给老张看,"您看这山,跟画里似的。" 老张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点了点,那山的形状,跟他藏在帆布包里的挂历剪画几乎一模一样。二十年前他刚当上车间主任,媳妇总说"等你不忙了,带咱去桂林看看",可忙着忙着,媳妇走了,儿子大了,这承诺就拖成了心里的疙瘩。 "爷爷您一个人去?" "嗯,"老张望着窗外掠过的站台,"以前总说等有空,等啊等,就等成了老头子。" 到高铁站时,离发车还有四十分钟。老张坐在候车厅,打开帆布包翻出降压药,就着免费的白开水吞下。旁边座位的大妈在织毛衣,线团滚到他脚边,他捡起来递过去:"给,这花色真好看。" "给孙子织的。"大妈笑着接过去,"您这是去哪儿?" "桂林。" "好地方啊!"大妈的眼睛眯成了缝,"我跟我家老头子退休那年就去了,住了半个月,天天早上喝油茶,香得很。"她从包里掏出块桂花糕,"尝尝?我闺女从桂林寄来的。" 糕体软糯,带着淡淡的桂花香,老张的眼眶突然有点热。他想起媳妇在世时,总在秋天腌桂花糖,玻璃罐里的糖霜裹着金黄的花瓣,能香一整个冬天。 广播里开始检票了,老张拉起行李箱,轮子的"咕噜"声混在人群里,像在哼一首轻快的歌。过安检时,工作人员看着他的身份证笑:"大爷,您这生日巧啊,退休当天出门旅游。" "可不是嘛,"老张把身份证揣回兜里,那里面还夹着张老照片——年轻的他搂着媳妇,站在单位门口的梧桐树下,两人笑得比阳光还灿烂,"欠自己的旅行,该还了。" 高铁启动时,老张给儿子发了条微信:"爸上车了,勿念。"很快收到回复,是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后面跟着句:"妈要是知道了,肯定高兴。" 他望着窗外后退的风景,突然想起刚上班那天,师傅拍着他的肩膀说:"工作是做不完的,日子得自己过。"那时候他不懂,总觉得拼命干才叫对得起这份工资。直到后来媳妇住院,他还在车间赶工期,等赶到医院时,人已经没了。 乘务员推着餐车经过,老张买了瓶啤酒。对着窗外掠过的田野,他轻轻碰了碰瓶口:"老婆子,咱这趟旅行,迟到了十年,可总算启程了。" 啤酒沫沾在嘴角,有点苦,又有点甜。就像这一辈子,忙着工作,忙着养家,累过、苦过,可此刻坐在奔向远方的高铁上,看着窗外的云卷云舒,突然觉得那些忙碌都没白费——正是那些踏实的日子,攒出了此刻说走就走的底气。 手机响了,是王科长发来的照片,单位门口的梧桐树下,小李他们举着"张师傅退休快乐"的牌子,笑得比当年的他还灿烂。老张回了个笑脸,然后关掉手机,转头望向窗外。 远处的山影越来越淡,近处的水田绿得发亮。老张知道,这趟旅行不只是去看桂林的山山水水,更是要去赴一场和自己的约定——往后的日子,不赶时间,不催进度,就按着自己的节奏,慢慢走,好好看。 高铁钻进隧道,短暂的黑暗后,阳光重新涌进车窗,落在老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暖烘烘的,像极了媳妇当年腌的桂花糖,甜到了心里。
退休这天,我拖着行李箱走出了单位大门 早上七点半,老张把最后一本台账放进柜橱第
文姐分享生活
2025-08-08 20:19:51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