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扔出一纸声明,原定8月7日落地的两记反制重锤突然悬停——钢铁铝关税的“以牙还牙”暂缓,特朗普时期埋下的基准关税与汽车关税报复清单也被按下暂停键。消息落地那刻,布鲁塞尔的雨丝都轻了几分,大西洋对岸芝加哥的大豆期货却应声跳水,市场用最直白的价格波动,给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摩擦松了松发条。 有意思的是,市场这老江湖比谁都懂“看天吃饭”。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大厅里,咖啡杯还没放下,报价屏上的大豆期货数字就开始往下窜——美国大豆出口商刚松了口气,原本悬在头顶的“欧盟加税”利剑突然收进鞘里,库存压力能缓半个月,这波操作直接反映在价格上。更妙的是,布鲁塞尔的雨云散得巧,欧洲人嘴上不说,心里门儿清:自家农场主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占进口总量三成,要是真按原计划加税,欧洲超市的豆油怕是要涨价,选民的怨气怕是要比暴雨还猛。 要说欧盟为啥突然“变脸”,得翻翻双方的账本。美国大选年这把火越烧越旺,特朗普要是连任,农业州的票仓可全靠欧盟农产品“输血”——德国啤酒商要美国小麦酿酒,法国奶农要卖奶粉给美国超市,更别说中西部那些开着拖拉机的选民,选票和豆子袋子直接挂钩。欧盟这边也不好过,钢铁铝关税闹了两年,欧洲车企的零部件成本涨了15%,再硬扛下去,大众、宝马的财报怕是要难看,马克龙、朔尔茨的民意支持率也得跟着跳水。这哪是“暂停反制”?分明是两个拳击手打累了,擦把汗说“歇会儿再打”。 但千万别被“缓和”的表象骗了。贸易战的根子还在那儿:美国觉得欧盟钢铁倾销,欧盟骂美国汽车关税“霸权”;特朗普时期的“232条款”像根刺扎在欧洲企业喉咙里,拜登政府嘴上说“修复盟友关系”,手里还攥着关税大棒。六个月后再掀桌?说不定。就像菜市场两个吵得面红耳赤的摊主,今天说“这秤我不用你的”,明天保不齐又为两毛钱斤两争起来——毕竟,谁都不想先认怂,可谁也耗不起两败俱伤。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欧盟再次进退两难,该向中国求助了!8月5日,特朗普再次抡起大棒:如果欧盟敢“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