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3阅兵在即,日本却决定打破惯例,首相石破茂做了一件他前任们30年来都不敢

梦幻星辰绘长 2025-08-05 14:59:11

中国9.3阅兵在即,日本却决定打破惯例,首相石破茂做了一件他前任们30年来都不敢做的事——不道歉、不纪念、不反省! 往年这个时候,一份措辞谨慎的道歉声明总会从日本首相官邸发出,这几乎成了一种延续近三十年的政治默契。谁知在战后80周年这个关键节点,东京却异常沉默。 现任首相石破茂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仅取消了例行的“首相谈话”,更宣布放弃任何形式的官方历史讨论。这个举动,彻底打破了自1995年“村山谈话”以来,日本历届内阁以决议形式发布反省声明的传统。 要解开这个谜团,必须看看石破茂在内外打的算盘。对内,这无疑是他向国内日渐活跃的右翼势力交出的一份“投名状”。 在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社会矛盾堆积的背景下,拿历史问题做文章,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是一种成本极低却效果显著的政治策略,能有效地将民众的视线从内部困境引向外部争端。 那些与右翼势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也正等着通过这种歪曲历史的操作,来推动修改宪法、扩张军备等对自己有利的政策。 而对外,石破茂的算盘则打得更响。他敏锐地察觉到,在美国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中,日本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或许认定,只要有美国在背后撑腰,自己在历史问题上就可以更加有恃无恐。 因此,他特意选在中国举行9.3阅兵这一敏感时刻,公然背弃历史反省的承诺,其搅动地区局势的投机心态不言自明。 这种修正主义的冲动,并不仅仅停留在姿态上,而是迅速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一场系统性的“记忆抹除”工程,已经从教育领域悄然展开。 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同期推出的新版教科书中,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人数被从“30万以上”模糊处理成“多数人”,而强征劳工的表述也由“强制押送”被偷换为“动员参与”。这种对核心事实的篡改,意图从根本上洗白侵略罪行,在年轻一代的脑海里植入被扭曲的国家叙事。 在保守势力的主导下,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的呼声从未停歇;在冲绳,具备强大攻击能力的12式反舰导弹已经完成部署;美军甚至获准在嘉手纳基地进驻可携带核弹头的F-15EX战机,当历史的倒车与军备的扩张并驾齐驱,这就不再是单纯的言论,而是对地区和平实实在在的威胁。 不过,历史的回响终究是捂不住的,国际社会的证词正从不同角落传来。在韩国,即使尹锡悦政府接受了日本提出的“第三方代赔”方案,民间的反日情绪却丝毫未减。在光州等地,抗议者彻夜静坐,他们手中“历史不容交易”的标语,正是对政治投机的响亮回击。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柏林的纪念活动上特意提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它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罪责。”对比德国持续数十年的战争赔偿与深刻反省,日本此刻的沉默显得格外不负责任。 来自东方的警示则更加直接有力。中国9.3阅兵的号角,听起来更像是历史的回声。当东风-17导弹方阵划破长空,那呼啸声既是对三千五百万伤亡同胞的告慰,也是对所有企图篡改历史者的严正警告。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成堆的白骨不会说谎,731部队幸存者的控诉不会沉默,十四亿人捍卫历史正义的决心更不会动摇。 当一些东南亚国家因其历史态度而在防务合作上亮起红灯,当国际社会对其申办大型活动时的历史承诺产生普遍质疑,日本正在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回顾过去,日本并非没有过直面历史的政治家。 无论是1956年鸠山一郎内阁为重返国际社会而主动承认侵略责任,还是1972年田中角荣顶住国内压力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明确谢罪,都证明了今天的倒退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非迫不得已。 历史的车轮不会倒转。面对一个日益看重历史诚信的世界,日本的这场豪赌,终究将自己推向空前孤立的悲剧性结局。

0 阅读:0
梦幻星辰绘长

梦幻星辰绘长

梦幻星辰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