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儿不管父亲的死活,只有外甥女独自赡养老人28年。老人感动之余,立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留给外甥女。不料,老人尸骨未寒,女儿就把外甥女告上法庭,要求继承老人的遗产。经过一审和二审,法院给出不同的判决! 在上海浦东,一套房子把一家人搅得鸡犬不宁。 这事得从二十多年前说起,王达老爷子早年就没了老伴,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把独生女王小晓拉扯大。 本以为女儿出息了能陪在身边,没成想王小晓后来去了国外定居,常年不回来,老爷子身边就冷清清的。 也是赶巧,王达的外甥女周小冬那会儿想在上海打拼,就投奔了舅舅。 王达一看外甥女来了,打心眼儿里高兴,不光让她在自己生意上搭把手,还让没地方住的小冬一家搬来同住。 这一住,就是二十八年。 这二十八年里,小冬两口子对王达是真没话说。 生意上帮着打理得井井有条,家里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 老爷子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吃喝拉撒全靠小冬伺候,闷得慌了,小冬就扶着他出门遛弯儿,生了病,也是小冬端水喂药,守在床边不离左右。 街坊邻居都看在眼里,都说王达这外甥女比亲闺女还亲。 可再看看王小晓,二十八年里回来看过老爷子几趟?屈指可数。 老爷子生病住院,她人影儿都见不着,电话里说不了三句就挂。 王达心里头不是滋味,跟邻居念叨过好几回:"我这闺女啊,不管我喽,也不想跟我住。" 话里的委屈,谁都听得出来。 房子的事儿也得说清楚。 2001年的时候,王达把房子登记在自己和外孙女名下,爷孙俩各占一半。 那年他还立了份遗嘱,想把自己那一半将来分给外孙女和小冬,一人一半。 可后来看着女儿越来越冷淡,小冬又一天比一天尽心,到2009年,老爷子改了主意,干脆去公证处立了新遗嘱,把自己名下那50%的房产,全留给外甥女周小冬。 他心里明镜似的,自己走了,王小晓说不定就得把小冬一家子赶出去,总得给人家留个安身的地方。 2020年,王达老爷子还是走了。 果不其然,一直不露面的王小晓带着外孙女回来了,一进门就想把周小冬一家撵出去,说这房子该是她的。 小冬拿出去年那份公证遗嘱,王小晓不认,说这遗嘱不算数,俩人为这事儿闹到了法院。 一审的时候,王小晓不依不饶,说没证据证明老爷子改了遗嘱,还说周小冬没明说要这房子。 法院最后判了个各占一半,小冬不服,王小晓也觉得亏,俩人都上诉了。 到了二审,情况就不一样了。 小冬这边拿出了证据,老爷子刚走,她丈夫就把2009年那份遗嘱发给了王小晓,亲戚们也能作证,小冬早就跟大伙儿说过舅舅把房子留给她的事。 法官说了,接受遗嘱不一定非得写书面材料,口头说过、有实际行动都行。 再说了,公证遗嘱白纸黑字,还有啥可争的?最后判下来,王达名下那50%的房产,全归周小冬。 说句实在话,这王小晓真是让人看不过去。 二十八年啊,亲爹一个人孤零零的,她不管不问,等老人走了倒想起争房子了? 哪有这样的道理?血缘再亲,也经不住这么寒心不是? 周小冬伺候老人二十八年,端屎端尿没含糊过,老爷子自愿把房子留给她,合情合理,于法于情都说得通。 再说那外孙女,自己本来就占着房子的一半,居然还跟着妈去告周小冬,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也是自找的。 法律讲的是证据,是道理,不是光看血缘。 你对老人尽了孝,该你的跑不了,你要是不管不顾,就想空手套白狼,那肯定行不通。 这案子说到底,就是人心换人心。 王达老爷子心里有数,谁对他好,他就向着谁。 法院最后这么判,既是维护了遗嘱的效力,也是给那些真心付出的人一个公道。 像王小晓这样,只想占便宜不想尽义务,最后落得这个结果,一点都不冤。 #MCN双量进阶计划#
“太寒心了!”上海一位老人去世后,远在国外的女儿火速赶回,直奔法院要求继承全部房
【68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