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2月,徐志摩的葬礼上,陆小曼对着张幼仪大喊:“你不懂我的摩,快把寿衣

吴术轩说 2025-08-05 13:23:56

1931年12月,徐志摩的葬礼上,陆小曼对着张幼仪大喊:“你不懂我的摩,快把寿衣换成西装,棺材换成方形的!”张幼仪冷冷回复一句:“你说了不算!”

随即转身离去,留给所有人一个决绝的背影,葬礼的肃穆气氛瞬间染上了火药味,那口中式圆头棺木静静安置,而陆小曼却被徐家拒之门外,连丈夫的追悼会都无缘参加。

一切痛苦的源头是那场发生在那年十一月十九日的那场悲剧,当晨雾弥漫山东党家庄上空时,徐志摩搭乘的"济南号"邮政飞机不幸撞上了山脉。

机组人员王贯一精神不集中酿成大错,烈火中的他永远定格在了35岁,仅仅一小时前,他还发电报让好友下午三点去机场接他。

噩耗传来,他的学生何兢武迅速赶到现场确认遇难者身份,却在惨烈残骸前悲恸失声,噩耗报入徐家,现任妻子陆小曼拒不相信死讯,紧闭大门,航空公司保君健只好辗转找到了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对陆小曼已是切齿痛恨,这位传统固执的老人认定,正是陆小曼奢靡无度、挥金如土的生活,才把儿子逼得疲于奔波。

他去参加徽因的演讲,最后一张机票促使他踏上了那条不归的航线,徐申如的恨意让陆小曼在丈夫整个葬礼中都成了被排斥的存在,徐家连最后的悼念都不允许她参与,她的西式服装与奢华做派,在他们眼中正是悲剧的源头。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幼仪的担当,虽然早在数年前已与徐志摩离婚,她却迅速派出儿子徐积锴赴济南认领遗体。

此后数周,遗体历经辗转,从济南运回上海,最终抵达徐志摩故乡海宁硖石安葬,这个曾因离婚深受伤害的女子,强忍悲伤亲自安排了所有后事,包括定制那副陆小曼痛恨的中式圆角棺木。

陆小曼在丧礼上提出西式改葬的要求其实寄托着她迟来的觉悟,忆及丈夫对西方文化的热爱,念及他曾西装革履的潇洒身影,更是对丈夫猝然离去的绝望呼喊。

她多么渴望用一场丈夫生前向往的仪式,表达她迟到的忏悔。

张幼仪心中坚持的是传统的温度,她理解逝者需要安宁与尊严,不能再因生者私念反复折腾饱受摧残的遗体。

那些庄重的中式礼俗承载的是一个家族对死者的最后关爱,她的坚定选择里蕴藏着自己独有的深情。

徽因当时并未现身任何公开丧礼,却请丈夫梁思成从失事现场带回一片飞机残骸悬挂家中,默默承载了一份永远的伤逝与追思。

陆小曼则选择脱去华服洗尽铅华,闭门谢客幽居余生,用余生偿还情债,徐志摩离世后二十年间,张幼仪为其父养老送终,悉心抚育儿子,甚至整理出版了徐志摩的诗集。

当晚年被问及是否爱过徐志摩时,这位坚强一生的女子坦然说道:"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她的爱不喧哗,却在时光中证明了自己的深度与厚重。

徐志摩葬礼上寿衣与棺木的争执,更是两种爱与生命态度的碰撞,在这场爱与文化的争执中,无人是赢家,她们各自以独特的方式铭记着那个照亮了她们人生的灵魂。

真正的怀念从未在形式上统一,却终将沉淀在每一个执着的选择里。

0 阅读:1223

评论列表

cqs2000

cqs2000

10
2025-08-05 20:57

林徽因家里的飞机残片是他弟弟林恒的。

吴术轩说

吴术轩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