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飞行员徐勇凌驾驶一架歼6战斗机,听错口令,撞上长机,坠毁在云南的深山

历史萌主驾到 2025-08-05 08:17:19

1987年,飞行员徐勇凌驾驶一架歼6战斗机,听错口令,撞上长机,坠毁在云南的深山老林中。最后,他弃机跳伞逃生,不料,却在深山迷路8小时,陷入绝望之际,突然一声牛叫声却让他看到希望。

那年2月19日清晨,云南元谋空军训练基地的停机坪上,25岁的徐勇凌仰头望着万里无云的天空。

这是春节后的第一次飞行任务,机舱外的低温让他的呼吸在空气中凝成白雾。

作为刚入伍半年的新飞行员,歼-6对他来说总共只飞过20多个小时,连仪表盘上的某些按钮都还没摸熟。

但年轻人总有一股子冲劲,他系紧飞行头盔,钻进座舱,心想这次双机超音速编队训练必须得漂漂亮亮完成。

万米高空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徐勇凌紧盯着前方长机副团长朱广才的尾翼,无线电里突然传来指令:“360加力。”

可偏偏这时候耳机里窜过一阵电流杂音,年轻飞行员把“360”听成了自己战机的编号“300”。

推油门的手比脑子更快,歼-6的加力燃烧室猛地喷出烈焰,飞机像被猛抽一鞭的野马骤然加速。

等徐勇凌发现长机根本没动时,两架超音速战机已经近得能看清对方铆钉,留给他的反应时间不到三秒。

撞机的瞬间像有人往耳膜里塞了颗炸弹,徐勇凌的歼-6右侧机翼狠狠削进长机机身,破碎的铝片在阳光下闪着雪亮的光。

失控的战机开始疯狂旋转,他被惯性死死压在座椅上,眼前全是仪表盘爆出的电火花,求生的本能让他去摸弹射把手,可剧烈颠簸中根本抓不住任何东西。

这时候他才想起教官说过的话,歼-6的弹射系统有个致命缺陷,飞行员必须用脚勾住蹬带把自己固定在座椅上才能触发弹射。

高空稀薄的空气让意识变得模糊,徐勇凌拼命用脚跟去够那根救命的带子,终于在第三次尝试时成功了。

弹射的冲击力像挨了一记重拳,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机打着旋坠向群山,而自己正以自由落体的速度跟着往下掉。

更糟的是降落伞没自动打开,弹射时他下意识攥紧了座椅扶手,连带把开伞器也给锁死了。

地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逼近,徐勇凌用冻僵的手指去抠备用开伞环,终于在距离地面八百米时,一朵白色伞花在身后炸开。

降落点比想象中更荒凉,徐勇凌挂在树杈上晃荡,解开伞绳时发现作战靴已经渗出血,有根树枝扎穿了他的小腿。

远处山脊上有团燃烧的黑烟,那应该是朱副团长的飞机。

他摸出信号枪朝天空打了三发,回应他的只有山谷里的回声,太阳渐渐西斜,云南的原始森林开始露出狰狞面目。

潮湿的腐叶下藏着蚂蟥,每走几步就有带刺的藤蔓勾住飞行服,最要命的是手表在撞击中坏了,他连方向都只能靠太阳影子瞎蒙。

第八个小时,徐勇凌的喉咙干得冒烟,远处传来“哞”的一声,他以为是幻觉,直到看见荆棘丛里探出个小脑袋,个彝族男孩正趴在石头上写作业。

孩子被这个满脸是血的军人吓得不轻,徐勇凌比划半天才反应过来对方根本听不懂汉语。

他抢过作业本歪歪扭扭写下“带我去村公所”,男孩盯着纸片看了半天,突然扔下羊群拽着他往山上跑。

那碗蛋炒饭的香味三十年都忘不掉,男孩家的土灶台上,猪油化开的滋啦声像是世上最动听的音乐。

徐勇凌狼吞虎咽时,孩子母亲把家里仅剩的五个鸡蛋全磕进了锅里,后来他才知道,这户彝族人家全年吃肉次数不超过十次,那碗金黄的炒饭相当于他们小半年的油水。

当夜村民打着火把把他送到部队时,徐勇凌摸遍全身只找到二十块钱,偷偷塞在了男孩的枕头下。

退休后的徐勇凌只记得救命恩人叫“小雷”,可元谋县雷稿村压根没姓雷的人家,最后还是当年村支书认出了照片。

放羊娃真名叫尹正海,当年实际已经16岁,只是营养不良看着像9岁孩子。

重逢那天,昔日的少年成了两个女儿的父亲,大女儿尹馨见到徐勇凌第一句话就是:“徐叔叔,我高考报了国防科大。”

这场事故改变了中国空军很多事,后来歼-6改良了弹射座椅设计,新飞行员必须加练无线电抗干扰听辨。

徐勇凌在俄罗斯学成归国后成为歼-10首席试飞员,但每次演讲都会提到那碗蛋炒饭:“老百姓把最好的东西给了军人,我们拿什么回报?只能是更拼命地守护这片蓝天。”

当年救他的尹正海至今还在雷稿村种芒果,家里墙上挂着徐勇凌送的歼-10模型,底座刻着“正气如山,情深似海”,把恩人的名字和军民的羁绊,永远铸在了钢铁雄鹰之下。

0 阅读:136

猜你喜欢

历史萌主驾到

历史萌主驾到

历史萌主驾到,来跟我一起了解更多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