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乐方丈在白马寺的 20 年,把 “农禅并重” 玩出了花。那会儿,寺院高温下的劳作场景,简直让人感慨万千。38℃ 的高温天,僧人们在田里头种麦子、红薯、蔬菜,一点都不含糊。寺里的农田有几十亩,僧众和义工们分工明确,有的种地,有的浇水,有的打扫,忙得热火朝天。 印乐方丈这人,做事特别实在。他亲自下田,干着重体力活儿。扛 80 斤的麦袋,腰都伤了,还坚持着。而且,他还开得了推土机、挖掘机,翻土翻得比专业工人还精准。他对寺院的管理,那叫一个 “干净利落”,完全没商业味儿。不设功德箱,不卖高价纪念品,就摆个免费茶舍,和那些网红寺庙形成强烈对比。他说寺院的功能是教化人心,可不是赚钱的地方。 白马寺作为祖庭,在印乐的努力下,把农禅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寺院里晾晒粮食,游客一眼就能看到 “禅在生活” 的质朴。可今年遇上干旱,黄豆没种成,往年免费发豆子的传统只能暂停,这也反映出寺院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印乐方丈调任少林寺,背后可不简单。少林寺之前因过度商业化,声誉受损。而印乐带着白马寺的成功经验过去,大家对他寄予厚望。他这低调务实的作风,和前任释永信的高调形成鲜明对比。不知道他能不能把少林寺往正道上带,让少林寺也找到自己的 “农禅” 之路。 印乐方丈的故事,其实也在提醒咱们,修行不一定非要在华丽的殿堂里,有时候,接地气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修行。#洛阳白马寺僧人顶着38度高温种地#
印乐方丈在白马寺的20年,把“农禅并重”玩出了花。那会儿,寺院高温下的劳
暗夜魔杖启星芒
2025-08-04 18:52:36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