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国民党少将救下了九万红军战士,建国后毛主席亲自下令,一定要找到这位英雄

大气磅礴展豪情 2025-08-04 10:25:31

1934年国民党少将救下了九万红军战士,建国后毛主席亲自下令,一定要找到这位英雄! 庐山脚下灯火通明。国民党赣北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莫雄刚刚离开蒋介石的军事会议,怀中藏着一份足以改变历史的绝密文件。 这份代号“铁桶计划”的作战方案,详细标注着50万国民党军队的部署位置,30道铁丝网封锁线的具体坐标,以及数千座碉堡的建设进度。 蒋介石志在必得,要将中央红军彻底围困在江西苏区,莫雄心知肚明,这份情报的分量,作为表面上效忠蒋介石的国民党少将,他却早已暗中与共产党建立联系,等待着为革命贡献力量的机会。 当夜莫雄将情报交给了地下党员项与年,这位年轻的交通员接过文件后,立即开始了一场生死时速的突围,他化装成普通商贩,携带着伪造的通行证,沿着崎岖的山路向瑞金方向摸索前进。 七天七夜的艰难跋涉后,项与年终于抵达瑞金,将这份珍贵情报送到周恩来手中,中央领导层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迅速做出战略转移的决定,三天后8万多中央红军踏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之路。 莫雄的传奇人生远比这次情报传递更加丰富多彩,1891年出生于广东英德的他,16岁便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曾担任孙中山的警卫队长,见证了辛亥革命的风云变幻。 1925年莫雄因反对蒋介石排除异己的做法而遭到冷遇,被迫离开核心权力圈,这次政治挫折反而促使他重新审视国民党的路线,开始对共产党的主张产生认同。 上海期间莫雄通过朋友介绍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经过深入交流,他被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深深打动,决定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革命事业服务。 担任江西赣北专员期间,莫雄巧妙地安排了十多名共产党员进入自己的司令部担任要职,这些同志表面上是他的部下,实际上构成了一个高效的情报收集网络,源源不断地向党组织提供国民党军队的动向。 1936年莫雄被调任贵州毕节专员,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该地时,他故意下令部队撤离防区,为红军提供了宝贵的休整时间,这一“失职”行为很快被蒋介石察觉,莫雄因此遭到逮捕审讯。 时任国民党元老杨永泰等人出面营救,加上莫雄巧妙应对,最终化险为夷,但这次事件也让蒋介石对他产生了怀疑,此后的任用中处处设防。 抗日战争爆发后,莫雄组建了“北江挺进纵队”。这支队伍名义上隶属国民党军序列,实际指挥权却掌握在中共党员手中,他们在粤北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行动。 莫雄还利用职务便利,释放了南雄监狱中关押的数百名政治犯,其中多数是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他多次为游击队提供枪支弹药,签发特别通行证帮助地下工作者安全转移。 1949年国民党政权即将崩溃,察觉到莫雄“通共”行为的军统特务将他列入暗杀名单,企图在撤退前将这个“叛徒”除掉,莫雄得到消息后,紧急转移到香港暂避风头。 新中国成立后,莫雄满怀激动地从香港回到大陆,然而由于他的国民党少将身份,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被群众举报为“反革命分子”,一度面临死刑判决。 叶剑英了解到莫雄的真实情况,紧急发出“刀下留人”的电令,经过详细调查,组织上确认了莫雄的历史贡献,不仅为他彻底平反,还安排他担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1956年这位曾经的“死刑犯”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当他与那些曾经接受过他帮助的开国将军们握手时,历史的因缘际会让人感慨万千。 莫雄生前最珍视“党的老朋友”这个称号,认为这比任何军衔都更有意义,他常常对子女说,能够在关键时刻为党和人民做出贡献,是自己一生最大的荣光。 如今在广东南雄的革命历史博物馆里,依然陈列着莫雄当年签发的特别通行证,那些泛黄的纸页上,印章虽已模糊,却记录着一个人在历史关头的勇敢选择。 他们不求名利,只为信仰;不图回报,但求无愧,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正是这些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光明与希望。 如果莫雄活到现在,你觉得该给他颁个什么奖?‘最佳影帝’还是‘特等功臣’?快来评论区聊聊! 信源: 《叶剑英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军事科学出版社 《莫雄回忆录》广东人民出版社

0 阅读:42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