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有了,家没了!”一女子瞒着在家全职的丈夫,给患癌母亲转账122万。事后被丈夫

史面的楚歌 2025-08-04 07:18:08

“钱有了,家没了!”一女子瞒着在家全职的丈夫,给患癌母亲转账122万。事后被丈夫发现,认为女子侵犯了夫妻共同财产。女子不认同,自己因为做生意多次向母亲借钱,给母亲转账是为了还账。双方闹上法庭,法院这么判了! 信源:长江云新闻 娘家是女人的靠山没错,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也没错,但是夫妻之间的信任也是不能侵犯的。 北京有一对夫妻,妻子姓关,经营着一家美容院,生意还不错。 丈夫姓梁,主要在家中照顾孩子,是全职爸爸。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庭账户,里面存着不少钱,那是两人辛苦多年的积蓄。 有一天关女士的母亲被查出患了重病,需要一大笔治疗费,需要一百多万。 关女士觉得这钱是自己开店赚的多,而且当初创业时母亲也帮过忙。现在母亲病危,她作为女儿不能不管。 也许是太着急了,也许是担心丈夫不同意动用这么大一笔钱,她没有告诉丈夫,悄悄地把卡里的122万全转出去给母亲治病了。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几乎是家底儿。梁先生一直以为这钱安稳地躺在账户里,是准备将来给孩子上学、自己养老用的。 直到钱不见了他才发现。得知真相的梁先生,整个人都懵了。 他不仅心疼这笔半辈子的积蓄没了踪影,更无法理解妻子为什么要瞒着自己。 他觉得作为丈夫,连这样大的事情都没有商量的余地吗?他在这个家里又算什么? 两个人从最初的激烈争吵,渐渐变成了无话可说的冰冷局面。 沟通的路断了,心也凉了。最终只能交给法庭来解决了。 法院经过审理,认定关女士动用的是夫妻共同财产。 为了救治母亲这个情有可原,但她的确没有和丈夫商量。 最终判决结果,关女士需要从这笔钱里拿出一部分还给梁先生。 钱的部分账是算清了,可夫妻间的情分呢?那份被伤害的信任和被忽视的感受,恐怕再也无法弥补。 还有一对夫妻,张先生和林女士,他们打拼这么多年共同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林女士的弟弟做生意失败了,欠了很多债。林女士心疼弟弟,就想帮他。 弟弟提议说,先把姐姐家的房子抵押出去借点钱,等他周转过来就还上。 林女士可能觉得弟弟很快就会把钱还上。也可能是情急之下没多想,就答应了弟弟去抵押房子的事。 整个过程她没有告诉自己的丈夫张先生。因为他害怕丈夫会阻止,就偷偷的拿房产证去抵押了。 林女士糊里糊涂地在抵押文件上签了字。她哪里能想到,这个签字会引来这么大的风波? 张先生毫不知情。直到有一天,银行开始上门催债,他才知道自家的房子竟然被抵押出去了! 抵押金额高达200多万!这意味着如果还不上钱,他们住了多年的家就可能被收走。 张先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质问妻子,才得知事情的原委。 抵押合同上清清楚楚有妻子的签名,银行也坚持所有流程合法合规,这就麻烦了。即使张先生根本没参与,甚至不知情,也得面对这笔巨额债务。 他觉得自己辛苦赚钱养家,这房子就是安身立命的窝,怎么可以被妻子瞒着就轻易抵押掉? 两口子陷入了激烈的争吵,家庭的裂痕越来越深。张先生只得寻求法律途径,希望能保护住自己的房产。 官司还在进行中,但那个原本温暖的家,已经在风浪中摇摇欲坠。 两件事情况不同,但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夫妻之间关于大钱怎么用,没有好好沟通商量。 关女士想救母命,林女士想帮弟弟,她们有自己的道理。但是她们的选择里,都忽略了丈夫的发言权。这不单单是钱的事了,是对丈夫最基本的尊重的没有了,放谁都受不了。 夫妻俩在婚姻里过日子,钱不是小事。不管谁赚得多一点或少一点,婚后的家庭财产,在法律上就是两个人的。 遇到像给父母治病这样的大事,或者帮衬亲戚朋友,需要动用家里大笔积蓄甚至像房子这样的大件资产时,必须两个人坐下来,说清楚情况,讲明白理由,有商有量地一起拿主意。 瞒着对方偷偷做决定,即便初衷是好的,也像在亲密关系中埋下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亲戚朋友有难处能帮当然帮一把,这是人之常情。 但要量力而行,更要考虑到这个小家庭的承受能力。为了帮别人,把自己的小家置于倾家荡产的风险之下,那就本末倒置了。 婚姻要牢固,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基石。而信任的基础,往往就体现在对关系到家庭未来的大事,能不能敞开心扉地交流。 钱的问题处理不好,伤的是情分;而隐瞒和自作主张,伤的更是根本。

0 阅读:65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