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2月,日军收到战书:“三日后,各出150人,只用冷兵器决生死——洪行。日本大佐看到这封战书时,指挥部炸开了锅:“中国人也敢和我们拼刺刀?他们疯了吧。”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2月的滇西,寒风卷着松针在战壕里打转,洪行蹲在临时挖出的掩体里,指尖在冻土上划出深浅不一的沟壑。
新39师的士兵们正用磨刀石打磨刺刀,金属摩擦声混着远处日军的炮响,像钝刀割着每个人的神经。
三天前,这个满脸胡茬的湖南汉子把战书射进日军阵地时,炊事班老赵差点把铁锅掀翻,用一百五十把刺刀对抗武装到牙齿的关东军,这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松明火把照得指挥部忽明忽暗,洪行抓起烤土豆咬得咔咔响,日军炫耀拼刺技术的消息传回来那天,战地医院里有个伤员硬是扯掉了输液管。
那些被绑在木桩上当活靶子的百姓,有个还是师部侦察连长的亲弟弟,更现实的是弹药箱早就见了底,士兵们把子弹壳在掌心数过来又数回去,三发子弹连警戒哨都不够用。
日军指挥部炸开的锅比预想中还热闹,渡边大队长捏着战书的手直抖,不是气的,是笑的。
这个在南京大屠杀中拿活人练过突刺的老鬼子,根本不信饿得打晃的中国兵敢拼刺刀。
他特意调来三个中队里最精锐的曹长,把决斗地点定在龙陵城外开阔地,正好让城里百姓看清皇军怎么把中国军人当麦子割。
黎明前的浓雾裹着高黎贡山,洪行带的敢死队正在绑腿,没人说话,只有刺刀插进皮带的闷响。
有个小兵把全家照片塞进贴胸口袋,被班长看见后挨了记脑瓜崩:“怂什么?洪师长当年在淞沪会战,拿菜刀都剁翻过七个鬼子。”
晨雾里忽然传来金属碰撞声,炊事班把全师的铁锅、铲子都熔了,连夜打出一百多把厚背砍刀。
决斗那天的太阳亮得刺眼,日军方阵踏着正步进场时,钢盔反射的光晃得人睁不开眼。渡边特意让士兵给三八大盖装上刺刀,雪亮的刀尖排成死亡森林。
直到中国军队从山坡后转出来,日本兵突然哄笑 ,对面有人拎着柴刀,有人举着红缨枪,最前头的黑脸军官腰间别着两把铡草刀。
渡边的笑声卡在喉咙里。他认得这种阵型,当年在台儿庄,西北军大刀队就是这么砍崩了坂垣师团。
还没等日军散开,一百五十条嗓子炸开的杀声震得地面发颤,洪行冲在最前头,铡草刀抡圆了劈下去,渡边举枪格挡的瞬间,精钢打造的刺刀竟被生生砍成两截。
战地记者后来在尸体堆里找到卷血糊糊的日记本,有个日本曹长临死前写道:“他们的刀法像劈柴,但每刀都冲着脖子来……”
其实洪行早算准了,日军拼刺讲究突进挑杀,遇上西北军传承的“破锋八刀”根本施展不开,那些被百姓鲜血喂肥的胳膊,终究没扛住带着家仇国恨的刀锋。
硝烟散尽时,开阔地上歪倒着二百多具尸体,日军没料到会有敢死队员在裤管藏火药,更没算准中国军人宁可肠子流出来也要用牙咬断敌人喉咙。
渡边的指挥刀现在别在洪行腰上,刀柄缠着侦察连长弟弟的粗布衣料,幸存的三十多个战士互相搀着往回走,背后是龙陵城头突然扬起的青天白日旗,城里百姓趁日军倾巢出动,把留守的三十多个鬼子全剁成了肉泥。
这场冷兵器对决后来被记入美国陆军战史《中国远征军》档案,当年东京大本营严密封锁消息,直到战后解密的日军档案显示,此役导致滇西日军三个月不敢组织白刃冲锋。
洪行在1944年反攻腾冲时壮烈殉国,他坟前永远摆着两样东西,卷刃的铡草刀,和一本翻烂的《孙子兵法》。
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强弱对决,当日军用工业文明的钢铁洪流碾压而来时,中国军人用锄头、菜刀和牙齿证明了,有些东西比钢铁更硬。
就像洪行决战前夜说的那句话:“老子们缺子弹,可不缺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