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张亮历经千难万险,长途跋涉后,终于找到了心心念念的丈夫项英。可谁能

粉粉的绿绿 2025-07-31 11:52:18

1938 年,张亮历经千难万险,长途跋涉后,终于找到了心心念念的丈夫项英。可谁能想到,迎接她的,却是丈夫的枪口和一句冰冷的质问:“瞿秋白同志,是不是你出卖的?” 这一戏剧性的场景,瞬间揪住了人们的心,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曲折的故事呢? 1938 年,局势动荡不安。张亮从福建长汀出发,一路穿越敌占区。 为了躲避敌人,她常常昼伏夜出,饿了就讨口饭吃,渴了就喝路边的溪水。 就这样,她衣衫褴褛、满脸疲惫地来到了皖南云岭的新四军军部。 此时的她,满心都是即将见到丈夫的期待,牵着年幼孩子的手,步伐都不自觉地加快了。 然而,当她在司令部见到阔别三年的项英时,一切都变了。 项英满脸寒霜,眼神中满是怀疑,二话不说就掏出手枪,“咔嗒” 一声拉开保险栓,大声喝问:“说!瞿秋白同志是不是你出卖的?” 孩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大哭起来,而张亮则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僵在原地。 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三年前和瞿秋白一同被俘的可怕场景。 1935 年 2 月 24 日清晨,福建长汀水口乡被雾气笼罩,四周一片寂静。 瞿秋白身患重病,身体十分虚弱,在张亮和周月林的搀扶下艰难赶路。 他们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可就在这时,密林中突然窜出数十名保安团士兵,这些士兵手持刺刀,寒光闪闪。 情况危急,邓子恢大喊一声 “快跑!” 率先冲出去突围。 但不幸的是,何叔衡腿部中枪,身体失去平衡,滚落山崖。 张亮亲眼看着何叔衡在坠崖前,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党证塞进石缝,鲜血瞬间染红了崖壁上的青苔。 随后,张亮也被敌人按倒在泥地,动弹不得。 她听到保安团营长对着对讲机兴奋地大喊:“抓到共党大官了!” 审讯室里,瞿秋白坚称自己叫 “林祺祥”,是个医生。 敌人当然不会轻易相信,对他施以各种酷刑。 他们往瞿秋白鼻腔里灌辣椒水,辣椒水的刺激让瞿秋白痛苦不堪,但他依然紧咬牙关。 敌人又用烧红的烙铁烫他脊背。即便如此,瞿秋白还是没有屈服。 张亮隔着木栅栏,听到他断断续续吟诵:“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 这是瞿秋白在狱中写下的诗句,展现出他坚定的意志。 1935 年 4 月的一个雨夜,雨下个不停,打在牢房的屋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张亮在狱中隐隐约约听到狱卒们在走廊里议论:“共党福建省委书记的老婆招了!” 她心里猛地一沉,原来万永诚的妻子徐氏被俘后叛变了,供出了瞿秋白的真实身份。 更糟糕的是,地下党员郑大鹏在狱中也指认:“那个戴眼镜的就是瞿秋白!” 这对瞿秋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6 月 18 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狱卒打开牢门喊道:“林祺祥,出来照相。” 张亮透过铁窗,看到瞿秋白穿着白衬衫,神色从容,不慌不忙地整理领口。 瞿秋白转身对她微笑着说:“小张,告诉项英同志,革命必胜。” 随后,一声沉闷的枪响传来。 那一刻,张亮正在给周月林包扎溃烂的伤口,这声枪响让她的手一抖,手中的绣花针深深扎进掌心。 1938 年,在新四军军部,张亮望着项英颤抖的枪口,心中五味杂陈。不由自主地想起三年前分别时的情景。 那时她怀着身孕,身体不便,但为了革命工作,不得不与项英分别。 项英握着她的手,温柔地说:“去上海找组织,等胜利了我去接你。” 如今孩子都已经会叫 “爸爸” 了,可项英却把她当成了叛徒。 “老项,你还记得瑞金那台风琴吗?” 张亮突然开口,声音有些颤抖。 “每次你开会到深夜,我就弹《国际歌》等你回来。” 项英的手微微一抖,显然,这些回忆对他来说也十分深刻。 但很快,他又恢复了一脸冰冷,语气强硬地说:“别岔开话题!为什么敌人只杀瞿秋白,却放了你?” 1979 年,北京中央组织部的档案室里,工作人员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一些泛黄的审讯记录。 这些记录揭开了多年前的真相。 原来,1935 年 4 月,徐氏被俘后,为了保命,供出了瞿秋白的行踪。 郑大鹏在狱中认出瞿秋白后,为了向敌人邀功,也指认了他。 而张亮和周月林一直坚称自己是普通家属,敌人查来查去,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最终在1937年将她们释放。 负责复查此案的老干部摘下老花镜,感慨地说:“她们是被时代误伤的战士。” “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任何一点怀疑都可能致命。” 周月林在劳改农场度过了漫长的22年,直到1979年才恢复党籍。 而张亮在1938年被送往延安后,就没了消息。 有人说她隐姓埋名当了农妇,也有人说她在肃反中含冤离世,真相究竟如何,至今仍是个谜。 1941年,项英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他或许到死也没想到,那个被他用枪口指着的妻子张亮,最终用一生的苦难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这段历史,充满了误会与沧桑,让人感慨万千。

0 阅读:0
粉粉的绿绿

粉粉的绿绿

粉粉的绿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