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又出事了!”江苏,男子存了35万,取款时发现余额为0,查清单发现竟然是被银

星球拾光 2025-07-31 10:42:23

“银行又出事了!”江苏,男子存了35万,取款时发现余额为0,查清单发现竟然是被银行划走了,用于偿还其作为连带保证人的债务,男子不服,直接将银行告了,结果胜诉了!法院:银行违法,判还超额部分并赔偿利息   2024年康先生将自己半辈子的积蓄存在银行里,满心欢喜的希望能用这笔钱,办好儿子在年底的婚礼上。   到了十月,离婚期只剩一个月,康先生去银行取钱时,然而银行的工作人员却告诉他,的余额为零。   他又急又懵,反复确认自己春天刚存的35万定期,怎么会突然没了。   周围的人围拢过来议论,他脸上直冒汗。   大堂经理把他请到办公室解释,说他曾经为他的朋友借贷20万做担保,而他的朋友一直没还钱,银行近期发现他有存款,就先划扣了。   可他算过,就算是还了钱之后,他的银行卡余额至少还应该剩下7万元,为何现在连一毛钱都没有了。   在他对经理接二连三的追问下,经理却扯东扯西的,始终不给合理的解释和解决办法。   这事让家里乱了套,儿子红着眼圈说婚不结了,准儿媳家也起了疑心,好好的喜事搅成了一团糟。   康先生跑了三趟银行讨说法都推脱,康先生怒火之下,将银行告上了法庭,来了出当庭对质。   康先生在法庭上说,自己不是不还,但银行连招呼都不打,还多扣钱,实在说不过去。   法官助理倪静静调解时说,经查是新来的柜员操作,看到余额够就直接全额划扣了,没算利息也没走审批,压根没提银行内部“扣划需法院文书”的规定。   最后法院认为银行的错误更大,应该偿还康先生欠款之外的钱。   拿到钱那天,柜员低着头道歉,康先生没说话。   他知道钱回来了,可这事差点毁了儿子的婚事,让他再也不想沾“担保人”的边。   倪静静后来介绍,储户把钱存进银行,就和银行建立了存款合同关系,银行有义务保证这些钱的安全,哪能自己说划就划。   无独有偶,太原的李先生也曾经因为银行业务变的心烦意乱。   他母亲有笔40万的理财产品到期,钱刚回到账户,第二天老人家就急着去银行取,打算用这笔钱周转。   可银行工作人员说,钱取不出来了,已经被转到一个叫“如意宝”的理财产品里。   李先生一听就纳闷了,他们从没签过什么“如意宝”的协议啊。   他母亲眼睛不好,根本不会用手机操作理财,平时所有业务都是他帮忙办的。   偏偏那段时间他在外地出差,母亲的手机银行也没有登录记录,这钱怎么就自己跑了呢?   查看转账记录更蹊跷,7月12日钱刚进账,第二天就被转走了,一分不差。   急着用钱的李先生找到银行,民生银行的一位陶总监解释,说是为了让客户收益最大化,银行会把账户里的闲置资金转到相关产品里。   还说周末没法把钱转回活期,得等周一才能处理。   至于有没有签约,也得等周一查了才知道。   最后银行说会试着撤销“如意宝”,实在不行就先垫付一部分。   这两件事说起来不一样,却都是银行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动了存款。   储户把钱存进银行,为的就是心中安定,可银行这种不吭声就动手的做法,实在让人心里发慌。   担保人确实应该还钱,但该还多少,怎么还,得按法院判决来,银行不能自己说了算。   就像商店老板看到欠过钱的顾客,总不能直接伸手从人家钱包里拿钱吧?   李先生那边更不用说了,没签约没操作,钱自己“跑”了,换谁都接受不了。   这背后其实藏着银行和储户之间的信任问题。   银行总说要为客户着想,康某的银行说划扣是为了追债,李先生遇到的银行说转存是为了收益,但这些“为客户好”,都没问过客户愿不愿意。   储户的钱怎么用,什么时候用,本该由自己决定,银行再有理,也得先打个招呼,走正规程序。   现在不少人存钱时都多了个心眼,时不时就查下余额,生怕哪天命里的钱又被“自动处理”了。   康某那笔钱要是追不回来,儿子的婚礼就得泡汤,李先生的钱要是耽误了用场,说不定就错过了急事。   存的时候明明白白,取的时候顺顺利利,要是银行想动这笔钱,提前说一声,按规矩来,谁也不会有这么多意见。   可现在这样不吭声就动手,再大的银行,也会让人觉得不牢靠。   说起来,银行这些业务设计确实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比如处理担保债务,完全可以先联系储户,或者通过法院走正规程序,既合法又不会伤了和气。   至于自动转存理财,至少得让客户清楚有这么个事,愿意就开通,不愿意也别勉强。   这两起事件里的储户,一个是好心帮朋友差点惹祸,一个是正常存钱却遇麻烦,他们都没做错什么,却平白添了一堆烦恼。

0 阅读:16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4

用户10xxx04

3
2025-07-31 18:04

流氓行为

猜你喜欢

星球拾光

星球拾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