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大郎被诬告说起,这股歪风真该刹刹了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现在一提到 “武大郎”,好多人第一反应不是《水浒传》里那个被潘金莲害死的老实人,而是武汉大学的男生们。
为啥?因为他们总自嘲自己是 “武大郎”。
可谁能想到,现实里还真上演了一出 “武大郎” 被坑惨的戏码,比小说里还让人窝火。
这事得从2023年7月说起,武汉大学图书馆里,一位研二的学姐杨某媛突然指着对面坐的大一学弟肖某,说人家性骚扰她。
这位学姐还煞有介事地拍了5段视频当证据,一口咬定学弟在对着她做不雅动作。学弟当时就懵了,解释说自己是因为皮肤病,隔着衣服挠痒痒而已。可杨某媛根本不听,放话说要报警。
这位学弟性格内向,架不住这阵仗,想着息事宁人,就稀里糊涂写了份道歉书。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结果到了 10 月,杨某媛转头就把这事捅到了网上。舆论一发酵,武汉大学那边也没好好调查,就直接给学弟记了过。这一记过可不得了,直接让他丢了保研资格。
更可怕的是,网络暴力接踵而至,硬生生把这位学弟逼得精神崩溃,确诊了急性应激反应,住进了医院,他爷爷也因为受不了网络暴力的刺激而去世。
你以为这就完了?杨某媛还不依不饶,居然把学弟告上法庭,索赔 5 万精神损失费。
好在天理昭昭,法庭最终还了学弟一个清白。经过调查,学弟确实只是因为皮肤病在挠痒痒。男孩母亲提供了多年湿疹病历、购药记录,甚至还有高中时抓痒的视频。多名医生都判断这就是普通的抓痒行为。
图书馆的监控更是铁证,这位学弟从头到尾就没正眼看过杨某媛,说实话,就杨某那副尖酸刻薄的嘴脸,估计也没人会有兴趣多看一眼。
法院最后判了,学弟根本不构成性骚扰,杨某媛这就是诬告。按说这时候她该道歉了吧?可这位杨学姐不仅不道歉,反而在社交软件上炫耀自己通过这一战保研了武大法学院,还通过了法考,获得了香港浸会大学博士录取。
更过分的是,她还扬言要继续向肖同学申请的学校举报。看她写的那篇“胜利感言”,活脱脱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跟她那面相倒是挺配。
这事彻底激怒了吃瓜群众。这几年大家见多了女性的诬告事件,一个简单的诬告就能轻易毁掉一个人,而且诬告者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小慧君诬告老板性骚扰时说“没有女孩会拿自己的清白开玩笑”,结果被一起密谋诬告的人反水,这才还老板一个清白。可老板在蒙冤的几年里事业已经尽毁,而诬告的人却没有受到什么惩罚。
川大张薇在地铁上诬告大叔偷拍,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还在网上诬告大叔。
还有网友“追风小叶”,在地铁上被两个女生诬告藏摄像头,被人拍视频发网上,最后报警才发现鞋子上只是一个简单的金属片。追风小叶维权几年,工作丢了,女朋友也分手了。
这些事看下来,你就发现一个可怕的问题:诬告成本太低了,可破坏力却大得能毁掉一个人、一个家庭。就像这次杨某媛,都已经害人家前途尽毁、亲人离世了,败诉了还这么嚣张。
网友们气不过,开始给香港浸会大学发邮件举报,还扒了她的硕士论文。这不扒不知道,一扒吓一跳。
她的硕士论文不仅有明显错误,还有大段抄袭。作为一个通过法考的人,她居然在论文里自创了一部《离婚法》,我国只有婚姻法,哪来的离婚法?
就这水平,真不知道武大是怎么审核通过的论文。
让人寒心的是武汉大学的态度。出事的时候给学弟处分倒是快得很,现在真相大白了,却迟迟不给人家撤销处分、恢复名誉。
偏偏这时候,武汉大学官方微博还发了条关于 “冻肉” 的微博。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冻肉”这个梗的来历,这源于苏州女子杀夫藏尸冰柜案,后来成了某些人辱骂直男的黑话。
这条微博的恶意简直呼之欲出,只有经常混迹这些网络黑话圈的年轻人才能秒懂其中的深意。
现在社会上诬告的风气越来越严重,甚至网上有很多人在教人如何“拿起法律武器”去操作诬告。
我觉得,要刹住这股歪风邪气,可能只有一个办法:让诬告者付出巨大的代价。
就像古代对待诬告者要“反坐”一样,你告别人什么罪,自己就得承担什么责。只有让诬告的成本远大于收益,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股歪风。
不然的话,今天是肖同学,明天可能就是你我身边的任何人。
希望武汉大学能快点醒过来,给被冤枉的学弟一个公道,也希望法律能给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一点教训,让他们知道,诬告不是没成本的,毁掉别人的人生,自己也别想好过。
独一VS无二
恶毒的女人,不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