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朋友必须保,没得商量! 7月14日-26日,在我国河北有一场特殊的军演,由于是闭门军演,就连央视等主流媒体也没有报道,知道的人并不多。 而参加演习的除了我国陆军,还有一支来自遥远的欧洲的特种部队,那就是塞尔维亚第72特战旅和第63伞兵旅的官兵。 当塞尔维亚第 72 特战旅的官兵戴着中国制造的战术头盔,手里拿着改装过的95式步枪出现在演兵场,外界才猛地反应过来,这个远在巴尔干半岛的欧洲国家,早就和中国成了超越地缘的战略伙伴。 对中国人来说,塞尔维亚可是老熟人了。20多年前南斯拉夫大使馆那片废墟上,塞尔维亚人民自发地给遇难同胞献花,那场景到现在想起来还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这种过命的交情,在科索沃危机里更是经住了考验。当年北约战机扔贫铀弹的时候,是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三次否决了涉及塞尔维亚的决议;后来西方对塞尔维亚搞武器禁运,又是中国派运- 20机群,跨越八个国家的领空,把FK - 3防空导弹系统送到了贝尔格莱德。 去年贝尔格莱德有十四万人搞反政府抗议,武契奇总统直接就说“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在背后搞颜色革命”。就在这节骨眼上,中国贸促会代表团带着57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到了塞尔维亚,用真金白银帮他们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这次联合训练的科目也挺有说道的,城市反恐、山地渗透、电磁频谱战,这些针对性超强的内容,全是冲着塞尔维亚当前面临的安全威胁来的。2022年中国给塞尔维亚交付的FK - 3防空系统,到现在还是北约的一块心病。这套系统造价才是“爱国者”导弹的十分之一,可在演习里创下了15发15中的拦截纪录,把贝尔格莱德的防空半径扩大到了100公里。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军工体系正在重塑塞尔维亚的国防架构。从红旗 - 17AE 近程防空导弹到 CH - 92A 无人机,塞尔维亚军队的现代化进程差不多都带着中国印记。当塞尔维亚士兵操作着中国制造的雷达系统锁定模拟目标时,他们手里攥着的可不光是武器,更是打破西方军事垄断的钥匙。这种深度的军贸合作,让塞尔维亚在北约的包围圈里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 对中国而言,塞尔维亚的价值远超军事合作本身。这个地处“一带一路”中欧陆海快线节点的国家,是中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的跳板。2024年中塞贸易额突破80亿美元,中国企业参与的匈塞铁路、科斯托拉茨电站等项目,不仅带动当地就业,更让塞尔维亚成为欧盟内部对华友好的“灯塔”。 当欧盟试图以入盟谈判施压塞尔维亚减少对华合作时,贝尔格莱德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2025年上半年,塞尔维亚对华出口同比增长37%,其中农产品占比提升至45%。这种经济依存度,让西方的制裁大棒失去了往日威力。 历史终将证明,中国选择塞尔维亚这样的朋友,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于长远战略考量的必然选择。在霸权主义抬头的当下,这种跨越山海的伙伴关系,恰似一股清流,为动荡的世界注入稳定力量。正如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所言:“中国是我们可以托付后背的朋友。” 而这样的朋友,中国必须保,也值得保。
1979年的一天,新疆军区司令员吴克华去某哨所时,路过奎屯兵站,中午就在那里休息
【8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