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退役少将山本一郎近日在接受《朝日新闻》专访时抛出一则震撼性预言:中日两国在东海及台海问题上矛盾持续升级,军事冲突已不可避免。这位曾在自卫队参谋本部任职二十余年的战略专家指出,两国若爆发战争,结局将极为惨烈——"不是简单的胜负之分,而是一方将遭遇毁灭性打击"。 先说说山本一郎这个人。他在自卫队参谋本部干了二十多年,按说对军事战略是有一定了解的。不过,退役将领的话有时候得打个折扣。为啥呢?一方面,他们可能还带着过去的思维定式,觉得军事手段能解决所有问题。 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有人想通过这种惊世骇俗的言论刷存在感,或者为某些政治势力代言。就像美国那些智库专家,经常抛出各种极端观点,其实背后都有利益集团在推动。山本一郎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动机呢?这得结合日本最近的动向来看。 最近这些年,日本在军事上的动作越来越多。先是修改防卫大纲,把防卫费提高到GDP的2%以上,还计划部署远程导弹,甚至要引进美国的“战斧”导弹。这些动作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日本是想突破战后的和平宪法,重新武装自己。 而台海问题,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借口。日本右翼势力一直炒作“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把台海和所谓的“离岛防卫”绑在一起,说白了就是想借着台海问题扩大自己的军事存在,摆脱战后体制的束缚。山本一郎的预言,说不定就是这种政治氛围下的产物。 再看看中日之间的实际矛盾。东海问题主要集中在钓鱼岛和油气田开发上。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有历史和法理依据的。可日本偏偏不认账,时不时派海保船过去闹事。 前几年,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附近正常巡航,日本就跳出来说“侵犯主权”,还把中国告到国际法庭。结果呢,国际法庭根本不搭理他们,因为钓鱼岛的主权归属根本不属于国际法院的管辖范围。这事儿就跟特朗普加征关税一样,日本明明理亏,却硬要找借口闹事。 东海油气田开发也是个麻烦事儿。按照国际法,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是划分专属经济区的依据。中国主张以冲绳海槽为界,可日本非要搞什么“中间线”,把中国的油气田划到他们那边去。 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拿“吸管效应”说事,说中国开采油气会把他们那边的资源吸走。这就跟美国说柬埔寨、马来西亚的光伏板“便宜得过分”一样,纯属胡搅蛮缠。中国在自己海域开发资源,关日本什么事儿?可日本就是不依不饶,又是派调查船,又是抗议,甚至还想联合美国来施压。 台海问题就更敏感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可日本近年来却不断在台海问题上玩火,又是允许台湾政客窜访,又是在防卫文件里提到台海。 去年,日本法务省居然允许在日户籍的台湾民众把原籍地登记为“台湾”,这明显是在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山本一郎说台海问题会引发冲突,其实就是在为日本介入台海找借口。他们心里清楚,一旦台海有事,美国肯定会插手,而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也能借机扩大自己在亚太的影响力。 不过,山本一郎说冲突不可避免,这就有点危言耸听了。中日两国都是经济大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很深。2023年,中日贸易额达到了3180亿美元,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要是真打起来,两国的经济都会遭受重创。就拿日本的汽车产业来说,中国市场占了他们海外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因为冲突导致供应链中断,丰田、本田这些车企得损失多少钱?同样,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产品也大量出口日本,一旦打起贸易战,双方都讨不到好。 再看看军事力量对比。中国这些年的军事现代化成果有目共睹,航母、五代机、导弹部队都发展得很快。辽宁舰航母编队去年在东海进行训练,歼-15T舰载机的起降频率创下了纪录,而日本的F-15J战机已经服役了40多年,在技术上明显落后。 更不用说火箭军的“东风快递”了,那可是能精确打击几千公里外目标的大杀器。日本虽然也在加强军事力量,比如部署射程1000公里的12式改进型岸舰导弹,但跟中国比起来,差距还是不小。真要打起来,日本能撑多久呢? 国际社会也不希望看到中日冲突。美国虽然嘴上支持日本,但真到了关键时刻,会不会直接参战还不好说。俄乌冲突已经让美国消耗了大量资源,他们未必愿意在东亚再打一场大战。 俄罗斯、韩国这些周边国家也都希望地区保持稳定,毕竟冲突对谁都没好处。就连东盟国家,也多次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反对任何加剧紧张局势的行为。 中国一直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日本虽然近年来军事动作增多,但也不敢轻易挑起战争。双方都有避免冲突的意愿,也有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经验。就像东海油气田问题,中日曾经就共同开发达成过协议,虽然后来因为日本单方面毁约而搁置,但这说明只要有诚意,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南京照相馆》上映以后,日本媒体罕见发出安全警告,近日中日百姓冲突事件频发。
【156评论】【29点赞】
Wei
什么叫毁灭性打击?就是氢弹在日本开花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