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国民党军暂五军军长喻英奇顽固不化,妄图死守廉江城。当天,喻夫人喊来卫士,悄悄告知:“你把这份情报迅速送出城外。”当天晚上,二野十三军发起夜袭,一举攻破廉江城,喻英奇兵败被俘了。 1949年11月,国民党暂五军退到廉江,已是退无可退的地步。喻英奇作为军长,指挥八万部队,大多是收编来的溃兵,战斗力弱得很。他跟沈发藻会面后,决定依托廉江城墙和高地布防,部队挖掘战壕,堆沙袋,设机枪阵地。喻英奇巡视时,下令严守岗位,不许后退。彭司琰多次劝他,说国民党大势已去,该投诚争取宽大。他摇头拒绝,继续加固防御。她又建议善待俘虏,留条后路,他还是不采纳。彭司琰见没用,就写下城防部署细节,包括部队位置和弱点,喊来已策反的卫士,让他送出城外。 卫士藏好情报,溜出城壕,送到二野十三军手里。军长看后,马上部署夜袭,部队分成多路,从城东和南逼近。城内喻英奇和沈发藻正跟军官吃饭时,枪声响起,解放军翻越障碍,投手榴弹,炸开城门。国民党士兵仓促应战,有的从睡梦中惊醒,抓枪乱射。解放军逐街推进,压制机枪点。喻英奇冲出指挥,挥手反击,但解放军从侧翼包抄,子弹耗尽,他被包围投降。整个战斗两小时结束,国民党全军覆没,六千多人被俘。 话说这事儿,情报起关键作用,要没彭司琰的举动,喻英奇还能多撑会儿。但历史就是这样,顽固不化的人,往往栽在自己人手里。二野十三军那时候南下追击,势如破竹,从渡江开始,就一路打到华南。喻英奇的部队,本来就人心涣散,收编的散兵多,纪律差,廉江一仗,暴露了国民党末期的乱象。沈发藻的残部见势不妙,西窜逃跑,但很快被追上。廉江解放后,当地群众翻身,土地改革啥的跟上,生活慢慢好转。喻英奇被俘,标志着国民党在粤桂边区的抵抗基本瓦解。 二野部队继续西进,钦州方向的战斗也打响。整个广东战役,四野东路军统一指挥,歼敌不少。喻英奇这人,抗日时有功劳,但后来效忠国民党,欠下血债,历史不会饶他。彭司琰的贡献,体现了地下工作者的智慧,她早年革命,失联后潜伏,关键时出手,帮了大忙。廉江战役的胜利,不是偶然,二野的战略部署,情报支持,加上国民党内部矛盾,都起了作用。 回顾那段,国民党节节败退,从长江到华南,丢城失地快得很。喻英奇想死守廉江,纯属螳臂当车。二野十三军,属于陈赓兵团,战斗力强,夜袭战术用得好。战役中,解放军损失小,缴获武器弹药多。国民党那边,军官吃饭时被打,乱成一锅粥,士兵四散逃跑。喻英奇投降后,部队彻底崩盘。历史资料显示,这仗是1949年11月底的事儿,具体日子有说30日的。 整个过程,体现了解放战争的必然趋势,国民党腐败,人民支持共产党。喻英奇的失败,也反映出他个人顽固,拒绝劝降,错失机会。彭司琰劝了多次,他不听,情报一出,结局注定。廉江解放,打开了湛江方向的通道,后续部队推进顺利。话说回来,这段历史告诉咱们,时代大潮,谁逆着来,谁就得栽跟头。
1949年11月,国民党军暂五军军长喻英奇顽固不化,妄图死守廉江城。当天,喻夫人
历史破局者
2025-07-30 09:43: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