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微信公众号编辑器真的很难用吗?

国外平台最近风向突变,以前登录,发现全是聊国内不能说的内容,人的戾气很重,宣扬暴力。看不了多久,我会关掉网页,做自己的事

国外平台最近风向突变,以前登录,发现全是聊国内不能说的内容,人的戾气很重,宣扬暴力。看不了多久,我会关掉网页,做自己的事。

昨天发现很多人在讨论微信公众号编辑好不好用,有些不可思议。仔细想想也对,国内的社交平台具有排他性,不允许自家平台讨论其他产品,也不许用户对自家产品进行批评。这符合一刀切的做事风格,什么事,无论好坏,先用被子捂住。我常年在微信公众号创作,主要以文字为主。微信公众号发文章有一个特点,需要配图,多年前我纠结找一张图,费尽心思,后来想清楚了,如果写电影,找电影海报,写书,找书的封面。写自己的生活,那更好了,我手机里有照片。我用微信公众号传图片,以前手机导图进后台编辑器,很麻烦,我的做法是:手机发图片到电脑端微信文件传输,保存桌面,再上传,放进微信公众号编辑器。现在,微信编辑器有一个「微信扫码上传」功能,通过扫码将手机图片传到后台,直接进编辑器。我第一次用,觉得微信团队真有创意,发现人们用手机传图到微信公众号的麻烦,用一种很优雅的方式将问题解决。

外网很多人在讨论编辑器的技术问题,可很多人似乎不明白,技术是实现功能的手段,不论用什么技术,能方便、优雅地做出来,才是好产品的体现。我也很多次吐槽过微信公众号编辑器,但不是编辑器本身的问题,而是许多第三方插件。在许多人眼里,微信编辑器近乎海报设计,要弄出许多花儿来。做许多格式的调整,放很多干扰人的效果。每次工作,用第三方插件排文字,真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微信公众号刚出来,多数人觉得新奇,或许会对另类的排版有帮助,过了这段时间,再也没有能出圈,靠花里胡哨排版取胜的文章。反观微信里流传的内容,大多粗糙,如同地下报,必须躲在厕所偷看,兼具文字与排版俱佳的账号,少之又少,何况要排得精美,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要说我不喜欢微信编辑器的功能,最重要一点:限制修改。目前,最新的修改标准是:标题3个字、正文120个字、图片3张、视频1个、摘要不超过120字。

我喜欢在互联网上创作,很大原因是除了微信公众号,特别是工作中推公司的账号,难免会出现问题,其他平台允许多次修改,哪怕出错,心里的压力和负担不会太大,更不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多年前,我也喜欢用不同的编辑器创作,也去学如何使用Markdown,转来转去,发现回归内容创作本身是最好的创作方式。记得以前看文章,发现村上春树用的Scrivener写作,写出《冰与火之歌》的乔治·马丁用DOS系统创作,软件是1987年发布的 Word Star 4.0……更别说很多人用竹简、纸笔写作了。

无数内容创作者,追求的不是编辑本身,而是如何打磨内容。讨论编辑器的好坏没有任何意义,人是习惯性动物,好的产品,自然会越来越多人用,不好的,会逐渐被淘汰。我以前写微信公众号,还会做简单的排版,现在用软件写完,直接复制粘贴到编辑器,一键清除格式,直接推送。我不知道编辑器好坏有多重要,但我明白,在曹雪芹写的那个年代,依旧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