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河北老太太张翠萍临终前,再三叮嘱儿子朱海清:“你记着,等我死后,无论

民国往事 2025-07-30 00:08:10

1982年,河北老太太张翠萍临终前,再三叮嘱儿子朱海清:“你记着,等我死后,无论你发现了什么,都不要吱声!” 1982年,河北那边有个挺普通的老太太,叫张翠萍,眼瞅着就不行了。她一把拽住儿子朱海清的手,跟念咒似的重复:“儿啊,记住了,我蹬腿儿以后,甭管你翻出啥宝贝,都给我憋着,别吭声!”话音没落,老太太就安详地走了。第二天,朱海清给老妈收拾东西,在一只老古董箱子的旮旯里,找到一个隐秘的小盒子,打开一看,妈呀,里头全是泛黄的欠条,签名的还是八路军的大官儿李运昌!这些欠条一加起来,足足借了七千斤粮食,朱海清差点没惊掉下巴。 这事儿张翠萍老太太生前没提,但临终那话儿说得跟悬疑剧似的,让人心里直痒痒。朱海清找到欠条那会儿,心里头那个嘀咕啊,但还是守着老妈的遗言,啥也没说,默默把欠条又给塞回去了。这一藏就是六年,到了1988年,一群穿军装的突然找上门来,里头有个白头发的老将军,一见面就亲热地喊他小时候的小名“冰儿”,还问认不认识“麻利嫂”——他老妈的外号。那位老爷子,大名鼎鼎的李运昌,想当年可是八路军翼东地区的营长一枚。1942年的冬天,他带着队伍被小鬼子围得跟铁桶似的。关键时刻,张翠萍这位姐们儿,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愣是东奔西跑,给部队整来了七千斤粮食,这才让大伙儿突出重围。战士们硬气,非要写下欠条,说以后一定还钱。可张翠萍呢,人家压根儿没提这茬儿。 后来,李运昌一听张翠萍走了,心里那叫一个难受。这时候,朱海清从屋里掏出那张欠条,往李运昌手里一塞。李运昌想还钱,诚意满满啊,可朱海清摆摆手,说啥也不要。他心里明白,老妈当年那么做,就是为了救国救民,压根儿不是为了那点回报。到这儿,大伙儿才算明白,这位普通的老妈子,干的事儿可真不简单,算是记住了。你说,她虽然没穿过军装,但那可是实打实的英雄一枚!

0 阅读:0
民国往事

民国往事

新旧交替的时代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