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惨不忍睹 141万灾民向外界求助, 外交部表示同情,并强调人道主义精

白衣说客阿 2025-07-29 18:01:24

菲律宾,惨不忍睹 141万灾民向外界求助, 外交部表示同情,并强调人道主义精神和大国担当,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坦诚对话。也表示由于自身面临洪灾困扰,无法给予灾区民众实质性的援助。 网友说,你们不是说我们以往驻军救灾都是强词夺理吗?如今141万灾民向外界求助,你们驻军救灾的照片是不是该公布一下?相互尊重,才有互帮互助,才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外交部点赞!这话说得既委惋又戳骨!大家说这种要不要救? 中国的援助向来基于实际能力与受灾国需求。据应急管理部数据,2023年我国因各类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2000亿元,自身救灾压力客观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优先保障国内民众安危,再根据余力参与国际救援,是负责任的选择。 国际救援本应超越政治分歧。2022年巴基斯坦遭遇历史罕见洪灾时,中国第一时间提供4.5亿元人道主义援助,派出多支救援队。这种不计前嫌的行动,正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也为各国树立了榜样。 相互尊重是国际合作的前提。近年来,菲律宾在部分问题上的态度曾引发争议,但灾害面前,民众安危应放在首位。正如联合国宪章所言,各国应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基础上开展合作,这也是中国始终坚持的原则。 从历史来看,中国在自身困难时仍尽力援助他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中国虽面临重建压力,仍向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这种大国担当,并非体现在空洞承诺上,而是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在国际救援中,理性务实比情绪化表态更重要。中国根据自身能力和灾情实际作出回应,既体现了对菲律宾灾民的同情,也兼顾了国内实际情况,这种态度值得肯定。真正的人道主义,应建立在相互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而非单方面的道德绑架。

0 阅读:1
白衣说客阿

白衣说客阿

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