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代打仗都是北伐和西征,古人为何不向东南亚进攻呢? 你知道吗,古代

运赛过去 2025-07-29 17:20:27

众所周知,古代打仗都是北伐和西征, 古人为何不向东南亚进攻呢? 你知道吗,古代中国王朝的军事行动,总爱往北和西边折腾,却很少把目光投向东南亚那边。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想想看,北方游牧民族从商周时候起,就老是南下骚扰中原,抢粮抢地,让中原王朝不得安宁。周朝就是被西戎给灭的,春秋战国诸侯忙着修长城挡胡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还得派三十万大军守边,汉朝初期更是忍气吞声搞和亲七十年。 魏晋南北朝那会儿,北方少数民族直接入主中原,建立各种政权。北宋统一了中原,却被契丹和党项压得喘不过气,最后亡于女真。明朝算硬气点儿,朱棣五次北征蒙古,但末期还是让满清捡了便宜。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也不断往西北用兵,第一次彻底控制新疆,设伊犁将军管事儿。但一衰落,新疆就叛乱不断,还丢了不少地给沙俄。 这么说来,评价一个王朝强不强盛,主要看它能不能征服北方少数民族,让他们不敢南下。汉唐这样的盛世,不仅北伐,还西征扩展地盘。张骞通西域,开丝绸之路,带回情报和贸易机会。唐太宗打败东突厥,唐高宗平吐蕃,控制西域诸国。这些行动虽赢了,但维持和平难,草原太大,派兵驻守不现实。一旦王朝弱了,那些少数民族又卷土重来。元朝和清朝是例外,成吉思汗子孙西征欧亚,建四大汗国,促进民族融合,但后来控制力衰,汗国独立,蒙古人被同化。清朝西北胜利后,也面临类似问题。 为什么不南下东南亚呢?东南亚国家如占城、真腊,从汉朝起就主动称臣纳贡,送香料象牙,换丝绸瓷器。中原皇帝有天朝上国心态,觉得东南亚是蛮夷,不值得大动干戈。只有打败北方强敌,才算真本事。地理上,东南亚热带丛林山脉多,河流密布,中原军队水土不服,海军弱,远征补给难。收益小,通过贸易就能得资源,何必征服?历史上,汉武帝南征南越,唐对南诏用兵,但都没深入缅甸以南。郑和下西洋是外交,不是占领。 其实,深入想想,北方和西方威胁直接关系中原安全。游牧民族机动性强,骑兵快,草原适合冲锋。中原是农耕社会,边境长,防不胜防。秦修长城,汉北伐匈奴,明清打蒙古,都是为保家卫国。西征还能得马匹、控制贸易路线,像丝路带来财富和文化交流。东南亚呢,没这种紧迫感。那些国家实力弱,国王遣使上贡,朝廷封王,维持宗藩关系。贡品系统让中原得益多,花小钱办大事。 拿蒙古帝国举例,成吉思汗从部落首领儿子起步,父亲被毒杀,他流落草原,靠联合盟友崛起。1206年称汗,改革军队,推行十户制。攻西夏、金国,破城关,设伏歼敌。西征花剌子模,翻天山,摧毁城市。1227年病逝,帝国连接欧亚,但杀戮无数。他的子孙继续扩张,窝阔台灭金,拔都扫欧洲。但帝国分裂,四大汗国渐独立,钦察融合当地,伊尔汗信伊斯兰,察合台分裂。元朝灭南宋后,控制弱化,14世纪亡于明军。 为什么中原王朝不学蒙古南下?东南亚气候热,疾病多,军队不适应。山地丛林阻挡骑兵,海军需求大,但中原船队弱。贸易已足,征服成本高。历史上,中国对越南控制过,但再南就止步,因地理屏障如秦岭、大山脉。东南亚诸国先进,有强军,抵抗力不弱。文化上,中原视天下为一家,东南亚入贡即认可,不需武力。这么看,军事方向由实际需求定。北西是生存战,南是可选冒险,不划算。

0 阅读:51

评论列表

白袍染血

白袍染血

1
2025-07-29 22:50

北边西边还好,能简单开发,能定居能放牧,有的地方还能种田。而且敌对势力普遍在北方,西北方,南边你不好好的深耕,光瘴气就得死一大批,而且南方也没有什么成气候的敌对势力。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