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杨绛此生干的最绝情的一件事:1995年11月,钱锺书85岁寿辰,俩顶级“钱迷”特意编了一部书作为寿礼,结果杨绛勃然大怒,不仅勒令全部书籍销毁,还将编者告上法庭,要求公开道歉和赔款,总之是“穷追猛打,不依不饶”。这就是著名的“《记钱锺书先生》销毁事件”。 我一直觉得,在这个事上,杨先生委实反应过激,且下手太重了,不止误伤友军,还从此让天壤之间无端多了一名最知根知底的“黑粉”,完全得不偿失。这个事件的主要“受害者”是那两位编者:一为李洪岩,彼时还是杨同事,社科院副研究员,经此事后也几乎逐渐放弃了钱学研究,转去负责学界顶刊去了;另一则为范旭仑,那时尚是大连图书馆员,如今是公认的“钱学”首席,前段刚出了《容安馆品藻录》一书,话题性爆棚,供不应求,海内争谈。这两位当时都还是“青年学者”,是钱先生的超级铁杆粉丝。李1998年出版《钱钟书与近代学人》,算是将钱的交往史料基本厘定了;范更是死忠粉,一生不慕名利,就是钻研钱学,对钱著作都滚瓜烂熟,《管锥编》甫出版时,20来岁的小范就读得极细,甚至写信纠错数百处,钱先生也闻过则喜一一改正了,所以《管》1982年再版时,钱专门添补了识语,感谢小范的“刻意爬梳”。《管》一书,出现今人名字最多的,正是这位小范大人。 本来,这是一段再美好不过的文坛佳话了,可偏偏范旭仑他们太较真,无意中开罪了毕生“霸气护夫”的杨先生。李范是志在搞“钱学”的,所以他们分别在1995与1997年编辑出版了两本钱学资料书:《记钱锺书先生》与《钱锺书评论》。既是资料书,当然是搜罗钱锺书生平事迹为主,而这两位又都是极较真的性格,秉持的是“有闻必录”与“据实直书”的史家理念,即吹嘘偶像的文章要录,“揭底”爱豆的言辞也得照收无误,可恰是此点让杨先生怒火中烧,觉得他们是要故意找茬。于是,误解一生,也就有了后面的各种事端。按李洪岩回忆,杨是立马找了吴学昭,委托她向社科院施压交涉,要求严肃处理当事人,毫无商量余地。 现在回看,这两部怎么看都很正常的粉丝“献礼”资料,让杨先生不爽的应该只有两点:1,此前杨绛写文说钱锺书学历是“副博士”,可范旭仑援引证据表明当为“学士”,并且他还顺带“纠正”杨绛,说她当初是“借读清华”;2,据受命办理此案的贾建明后来回忆,杨先生“不满意”的另一个由头,当是此书涉及“钱杨与林姓夫妻矛盾冲突之事”,杨先生不愿旧事重提,让伤疤再度公之于众(罗银胜《杨绛全传》页409)。本来,杨有这个顾虑也是人之常情,而编者既是自家粉丝,她若是能降尊纡贵,主动通个声气,亦或打个电话,彼此沟通一下,大抵也能消弭矛盾于无形的。可杨先生的问题,就在于她不打招呼,径直采取了“摇人”的方式,从而一下子让事态激化,铁粉成为仇人。 那时的杨先生,以侵犯著作权的名义,要求所有书销毁,出版社与编者公开道歉,并且对簿公堂,让对方赔了一万元。彼时李范二人,都还是“小人物”,又考虑到杨“毕竟要90岁的人了”,担心她因此坏了身体,只能忍辱负重,全盘接受“不平等条约”,并承担了所有出版损失。不难想象,以杨家如日中天的地位,这种对付手段,简直无异于狮子搏兔,让两个刚出道的年轻人,毫无招架能力,前途也是会大受影响的——正如那位办案者所说,起码再往后范及其同类选题出版社就不批了,而范也确实最终以区区市图书馆员退休的。当然了,范亦非善茬,从此粉转黑,攻杨不遗余力。如今世人能见到的杨先生“黑料”,几乎都是范提供的。 说白了,这个事就是两败俱伤。范们的愤怒也好理解:“杨先生不是在恶意欺负卑弱者吗?”他们还怀疑,他们是因“在学术研究中引述杨绛忌讳的事”而遭致打压的,所以终其生都意难平,至今认为“杨先生做得实在太过分”。以我旁观者角度,我也觉得至少在这个事上,杨先生处理失当,不仅有违她素性宽厚的为人,也让本无非茶杯里的小风波衍为满城风云,殊为不智。她更应该可以知道,那些年轻人并无恶意,还是凿凿可信的铁粉,即便真的有错,也当高抬贵手才是。 而且,整个纠纷过程,杨先生都是以钱锺书名义发出的。可实际上,我们现在可知,钱先生自1994年入院后,常年陷入昏迷状态,既无法说话,也不能写字,是不可能与闻此事的。我想,这样的处理方式,揆之于钱生平作风,他应该也不会同意的。整个事件,实际上都与他无关。至于杨先生又为何一改常态,变得这么“狠辣”呢?我想,原因可能也很简单,那就是:自1995入冬之后,钱先生病情不断恶化,已出于备受折磨的垂危状态;而紧接着,屋漏偏逢连夜雨,爱女钱瑗也诊断出肺癌绝症,亦将不久于人世。那时的杨先生,可说陷入了有生以来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她的心境可谓遭到了极点。 而恰在此时,那两本书又跑出来触她霉头,她焉能心平气和地“从容商量”呢?只有往这个点揣摩,才能解释得通她何以一改故辙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或许就是这样的吧。
这是杨绛此生干的最绝情的一件事:1995年11月,钱锺书85岁寿辰,俩顶级“钱迷
长河观澜
2025-07-29 16:10: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