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挑起了俄乌战争,消耗了俄罗斯,现在老美又挑起了以色列和伊朗的战争,在不断耗尽伊朗。在世界范围,对美国危害最大的三个国家,美国通过自己的战略意图已经消耗掉了两个,美国的下一步战略和棋局怎么走?其实风云变幻的形势已经非常明确了。 乌克兰这个“血肉磨盘”。从2022年打到今天,三年多了。现在是什么光景?乌克兰全境基本都成了军事区,靠着美西方一针一针的“强心剂”吊着命。而俄罗斯呢?普京确实硬气,把国家调成了“战时经济”模式,军工开足马力,硬是扛住了。 但硬扛的代价是什么?咱们得看里子。根据国际战略研究所今年初的报告,俄罗斯在开战前拥有的现役主战坦克,到现在库存基本见底。现在从西伯利亚拉出来的,很多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T-62甚至T-55。这不是说老坦克不能用,但在现代战争里,这就是活靶子。更要命的是,打仗烧的不光是装备,更是钱和人。 俄罗斯的石油收入,因为欧佩克内部的分歧和全球经济的疲软,价格始终没能坚挺在高位。为了维持战争,他们不得不动用国家财富基金。根据俄罗斯财政部自己的数据,这个基金的规模相比战前已经缩水了近一半。最关键的,是高科技人才的流失,几十上百万最优秀的工程师、程序员、科学家跑了,这对一个国家的未来是釜底抽薪。 所以你看,美国压根就没想过要替乌克兰“收复失地”,他的算盘打得清清楚楚:用乌克兰人的命,耗尽俄罗斯的未来。只要这仗打下去,俄罗斯就得持续失血。一个被锁在东欧泥潭里、无力他顾的俄罗斯,对美国来说,才是一个“好”俄罗斯。这个目的,在2025年的夏天,可以说基本达到了。 很多人觉得这是以色列的“冲动”。但在我看来,这背后要是没有山姆大叔的默许甚至“拱火”,我是不信的。伊朗这些年憋着劲发展无人机和弹道导弹,把这些“非对称”武器看作是自己的命根子。它的“代理人”网络,像黎巴嫩的真主党、也门的胡塞武装,更是让以色列和美国的盟友们如坐针毡。 怎么破这个局?直接下场跟伊朗开片?那美国就傻了,会重蹈伊拉克战争的覆辙。最高明的办法,就是让地区内的“头号打手”以色列冲在前面。 这场冲突,对伊朗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伊朗的导弹和无人机库存,在这几个月的冲突里被大量消耗。 所以,通过挑动以色列,美国成功地把伊朗也拖入了一场代价高昂的消耗战。 好了,现在棋盘上两个重要角色——俄罗斯和伊朗,一个被摁在东欧动弹不得,一个在中东焦头烂额。他们曾经被视为挑战美国霸权的“麻烦制造者”,现在自身难保。 那么,美国清扫了这两个障碍之后,下一步棋,要落在哪里? 答案已经写在了太平洋上。 美国的战略意图,现在已经不是“接触”或“遏制”那么简单了,这盘棋,比军事对峙要复杂得多,也凶险得多。 你看这几步棋: 第一,科技上的“脱钩断链”。从芯片法案到最新的量子计算和AI领域的出口管制,美国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锁死我们向高科技产业攀升的通道。他们现在讨论的,已经不是限制几纳米的芯片了,而是要从基础的EDA软件、高端光刻机,到未来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生态级”的封锁。这就像是掐住了我们工业升级的咽喉。 第二,产业链上的“移出中国”。美国正在全力推动“友岸外包”,把从前放在中国的供应链,转移到像越南、印度、墨西哥这些国家。这招釜底抽薪,虽然过程缓慢,但影响深远。它不仅想掏空我们的制造业基础,还想在地缘上制造出一圈对我们有戒心的邻居。 第三,军事上的“前沿部署”。AUKUS(澳英美联盟)的核潜艇计划正在加速,第一艘估计很快就要在澳大利亚部署了。日本的军事正常化已经踩下了油门,军费开支奔着北约标准去了。菲律宾新增的几个军事基地,像钉子一样楔在了我们的家门口。美国正在把第一岛链,从一条虚线,变成一道布满了传感器、导弹和盟友军队的“钢铁之墙”。 第四,金融上的“隐形战争”。别忘了美元的地位。美联储的每一次加息降息,都像一次全球性的潮汐,收割着各国的财富。一旦时机成熟,动用SWIFT系统这样的金融“核武器”来对付一个大国,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虽然代价巨大,但这种威慑始终存在。 美国把前两个对手拖入泥潭,正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和资源,来下这盘最后的、也是最大的棋。 未来的几年,科技自立、内循环的畅通、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与全球南方国家的紧密合作,这些听起来宏大的词汇,将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美国挑起了俄乌战争,消耗了俄罗斯,现在老美又挑起了以色列和伊朗的战争,在不断耗尽
历史脑洞
2025-07-29 13:47:41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