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美签署屈辱协议,欧盟内讧 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宣布,美国与欧盟就一项关税协议达成共识。协议公布后,欧盟内部就炸开了锅,法国的反应更强烈。 第二天,法国总理贝鲁就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炮轰,他直言,自由民主的欧洲,本应团结一致捍卫自身的价值与利益,结果却选择向美国人屈服,这是耻辱的一天。他还把这份协议称为“冯德莱恩-特朗普协议”。 法国的其他官员也纷纷站出来表达不满。法国欧洲事务部长本杰明·哈达德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协议虽然能给那些受美国关税升级威胁的经济主体带来暂时稳定,但协议本身是“失衡的”。他还强调,美国这是在搞经济胁迫,无视世贸组织规则,如果欧盟一直让步,只会助长这种“掠夺行为”,还会让欧洲公民对欧盟产生排斥。 法国工业与能源部长马克·费拉奇也回应了此事。他说协议“确实为我们的企业和工业带来了稳定性”,但“仍是一个不平衡的协议”。因为美国对大量欧洲出口产品还继续征收15%的关税,像航空航天、烈酒等对欧洲工业至关重要的行业,也没被豁免。他还提到,接下来几周还会进行一轮技术性谈判,看来法国是打算要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了。 法国欧洲和外交部外贸部长级代表圣-马丁则是直接批评欧盟在这场与特朗普的权力博弈中,反击太克制了。他在法媒节目上气愤地说,“特朗普只听得懂强权,如果我们能够更早地展示我们的反击能力,情况或许会好得多,达成的协议很可能也会是另一番模样”。 但与法国的强烈反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一些欧盟国家的态度就温和多了。多数欧盟国家其实也承认协议是失衡的,但他们觉得协议避免了贸易战升级,还为双方贸易关系带来了一定的确定性,所以就无奈选择了支持。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就立即表示欢迎,认为协议有助于避免西方内部更大范围的裂痕。德国总理默茨虽然也说德国车企每年可能会因此损失数十亿美元,但整体态度还是比较温和的。 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也说,“这显然是我们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能达成的最好协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声称,15%税率是欧委会能够达成的最佳结果。可从法国等国的反应来看,他们显然不这么认为。 为什么法国反应这么大?这背后是有原因的。欧盟虽然是个大经济体,是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也是美国最大经贸伙伴之一,但近年来,欧盟竞争力下滑,经济疲软,产业结构调整也不给力。再加上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廉价能源断供,欧盟的工业基础和成本优势没了,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就失去了抗衡的底气。 而且,欧盟内部裂痕也很严重。成员国在对美政策上各有各的想法,像法国等传统核心国家,强调战略自主,主张强硬回应;可北欧国家就偏向维护市场机制与多边框架,不想和美国正面冲突;东欧国家因为安全和能源依赖,对美国态度就比较友好,愿意妥协。 这次协议的达成,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欧盟内部的矛盾已经暴露无遗。这也给欧盟提了个醒,如果内部矛盾不解决,以后在国际舞台上,还怎么和其他大国竞争呢?这次是被美国“敲了一笔”,下次说不定还会有其他问题出现。
因为对美签署屈辱协议,欧盟内讧 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
风林事儿说
2025-07-29 10:22: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