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似乎有了一个“惊人发现”,他觉得只要不招惹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就没

竹风吟月 2025-07-29 02:47:58

/特朗普最近似乎有了一个“惊人发现”,他觉得只要不招惹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就没什么对手了。 先看日本的情况。7 月 23 日,特朗普宣布与日本达成 “史无前例” 的贸易协议,日本同意向美国投资 5500 亿美元,并接受 15% 的关税税率。这一协议的核心条款包括日本大幅开放汽车、农产品市场,以及美国分走 90% 的投资利润。尽管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 “将继续维护国家利益”,但实际谈判中,日方的妥协显而易见。例如,美国对日本汽车关税从 25% 降至 15%,看似让步,实则仍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坦言,协议中的投资条款 “由日企自主决定”,但这种模糊表述背后,是日本在汽车出口依赖(占对美出口 28%)和美国市场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韩国的处境同样艰难。7 月 7 日,美国宣布对韩国输美商品全面征收 25% 关税,涉及半导体、汽车等高附加值产业。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数据显示,2024 年对美出口额达 970 亿美元,其中 15% 依赖美国市场。新关税生效后,韩国现代、起亚等车企的对美出口成本将直接增加 25%,可能导致市场份额被特斯拉等本土品牌蚕食。尽管韩国总统李在明政府提出 “1000 亿美元对美投资计划” 作为谈判筹码,但专家分析认为,这种单方面让步难以换取美国关税实质性下调。 美国之所以能如此强硬,与其掌握的 “战略杠杆” 密不可分。一方面,日韩在安全领域高度依赖美国。日本海上自卫队 70% 的装备来自美国,韩国驻韩美军基地更是其国防体系的核心。这种依赖使得两国在贸易谈判中难以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另一方面,美国通过 “对等关税” 理论构建了一套看似公平的规则:要求贸易伙伴对美出口关税与美国对其关税 “对等”。但实际上,美国利用自身市场规模优势,迫使对方接受更高税率。例如,日本对美汽车关税为 2.5%,而美国要求日本接受 15% 的税率,这种 “对等” 本质上是单方面施压。 面对美国的压力,日韩并非没有反抗。日本曾在 WTO 起诉美国钢铝关税违反国际贸易规则,但案件因美国阻挠上诉机构停摆而不了了之。韩国则联合东盟国家推动 RCEP 框架下的供应链调整,试图通过区域合作对冲风险。然而这些努力效果有限:日本对美投资中,80% 集中在能源和军工领域,短期内难以转移;韩国半导体产业 70% 的设备依赖美国技术,任何反制措施都可能触发 “技术断供” 风险。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关税政策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7 月 27 日,欧盟与美国达成协议,同意进口 7500 亿美元美国能源并采购武器装备,换取 15% 的关税税率。这种 “以市场换安全” 的模式,正在被复制到其他地区。例如,印尼被迫购买 50 架波音飞机并开放矿产市场,菲律宾则接受 19% 的关税以维持对美出口。这些案例表明,美国正通过 “关税 - 投资 - 安全” 的三角框架,将盟友纳入其经济霸权体系。 当然,特朗普的 “惊人发现” 也存在隐患。高盛报告指出,美国每创造 1 个关税保护的就业岗位,就会损失 5 个相关产业链岗位。日本野村研究所预测,若美国对日韩全面加征 25% 关税,日本 GDP 可能下降 0.85%,韩国经济衰退风险超过 50%。这种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策略,最终可能削弱美国自身的全球影响力。但在特朗普看来,这些长期代价显然不如眼前的政治收益重要 —— 毕竟,在 2024 年大选前,一份 “迫使盟友让步” 的成绩单,比任何经济理论都更能打动选民。 从东京到首尔,从布鲁塞尔到雅加达,美国的关税大棒正在全球范围内挥舞。尽管日韩等国的反抗从未停止,但在经济依赖与安全捆绑的双重枷锁下,他们的挣扎显得格外无力。特朗普或许真的发现了 “世纪漏洞”:当一个国家将军事霸权转化为经济谈判筹码时,所谓的 “自由贸易” 不过是强者制定的游戏规则。而这场游戏的最终结局,可能比他想象的更复杂 —— 毕竟,当所有玩家都开始寻找新的牌桌时,再强大的庄家也难以独善其身。

0 阅读:5
竹风吟月

竹风吟月

竹风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