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轰动全国。 一夜汪洋! 如果地下有知,雍正或许要追究大臣高其倬欺君之罪了! 当年雍正选陵寝时,本打算跟着父亲康熙葬在清东陵。工部的人在遵化找了块九凤朝阳山,说风水好得很。 可十三爷胤祥去看了趟,回来直摇头,还捧回一包土——全是砂石,攥在手里能从指缝漏下去。 "这地儿建地宫,百年后怕是要泡水里。"雍正捏着那把土,眉头皱成了疙瘩。 这时候,高其倬站出来了,捧着易县永宁山的图纸说得天花乱坠:"皇上您瞧,这地儿前有河后有山,龙穴砂水样样齐,是乾坤聚秀的吉地!" 他还拍着胸脯保证,这儿地势高,别说积水,连山洪都挨不着边。 雍正被说动了,可又怕人说他不孝,特意让大臣们商量。那帮老臣揣着明白装糊涂,翻出前朝例子说"几百里不算远",硬是把这事给定了下来。 于是,清西陵就这么建在了易县太平峪。雍正大概没料到,三百年后,高其倬嘴里"无美不收"的吉地,会被洪水搅得鸡犬不宁。 今年夏天的暴雨,让北易水河流量冲到了1963年以来最大,12座桥塌了,3500多米路被冲坏,连军营桥都断了交。 抢险队员撑着橡皮艇在镇上转移群众,水库一个个开始溢流,虽说提前转移了三千多人没出人命,可看着水里漂着的玉米秆和冲塌的墙,谁能想到这是当年皇家眼里的风水宝地? 其实雍正选西陵,除了听高其倬的,自己也有小算盘。 清东陵的土质确实差,后来康熙的景陵地宫积水能没过腰,孙殿英盗墓时都没法下脚;乾隆葬在东陵,地宫也渗水,尸骨泡得不成样。 相比之下,西陵的泰陵到现在还好好的,没听说过积水问题。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老天爷的脾气。 高其倬只说地势好,没提这地方有条北易水河,更没料到现代气象里的"强对流天气"能让河水疯涨。 乾隆继位后,大概也觉得老爹这事办得有点别扭,特意定了个"昭穆相间"的规矩,自己葬回东陵,让儿子嘉庆葬西陵,想把这事圆回来。 可到了道光,东陵地宫又渗水,只好又跑到西陵建慕陵,等于变相承认了雍正的选择有点道理。 只是这道理里,藏着高其倬没说透的隐患——山水虽好,架不住极端天气。 如今站在清西陵的红墙外头,还能看见永宁山的轮廓,只是山下多了防汛的警示牌。那些当年被用来论证"吉地"的理由,在洪水面前显得格外讽刺。 雍正要是真能掀开棺材板,怕是先不找高其倬算账,得问问老天爷:这"乾坤聚秀",咋就聚来了这么多水?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易县能把损失压到最小,靠的不是风水,是提前发的537条预警短信,是5000多抢险队员,是三级应急响应下的严防死守。 比起当年皇家靠堪舆定生死,现在的人明白,再好的地势,不如实实在在的防范。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吉地",不是山多高水多顺,而是人能扛住风险,护住日子。
易县轰动全国。一夜汪洋!如果地下有知,雍正或许要追究大臣高其倬欺君之罪了!
可爱喵呜求抱抱
2025-07-28 23:32:19
0
阅读: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