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人们的童趣 知了树枝吱吱叫,顽童眉头喜上翘。 手拿竹竿树林绕,金蝉粘到命难逃。 看了拙作能有所共鸣者不是60多也是在60岁的路上吧。 那个年代到了夏天放了暑假,不像现在小孩子要上各种补习班、辅导班、特长班,也没有多少暑假作业,纯粹是玩暑假。 家长天天上班也没有闲空管孩子,只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去水库下水就行,因为每年夏天都有小孩子不慎溺水淹死。 孩子们凑在一起三二成群,三五成堆地斗蛐蛐、玩泥巴、翻糖纸、打包、叠纸枪、捉迷藏玩的不亦乐乎。 在自个家里玩腻了也会几个伙伴一起到郊外粘知了玩。 找一根细长的竹竿,竿头缠上一点自制面筋,所谓自制面筋就是找一点小麦放到嘴里使劲嚼,不断地嚼直到嚼出粘性,拉长缠裹到竹竿头上,当做粘合剂粘知了。 粘知了有技巧,拿竿手要稳,行动要迅速,慢了惊扰到知了就会立马飞了。凭声音寻找来到知了的大体方位后,蹑手蹑脚,屏住呼吸,瞪大眼睛,树枝树叶里寻找,生怕动静大了吓跑了知了。 一旦确定目标,马上锁定黑点,选择合适角度,快速粘向知了,有时候嚼的面筋不给力,粘性不够粘到的知了挣扎一下便有飞了,忙活了半天也粘不上几个。 关于粘知了,历史上庄子曾记录有“驼子黏蝉”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时看到一个驼背老头在粘知了,百发百中从不失手。老子很纳闷就问驼背老头,你这是咋练的功夫?老人说我练了好几个月,先在竹竿头上放两个小球,尽量别让它掉下来,再放三个,到最后放五个球不掉下来,这样你粘知了时就会随心所欲,顺手拈来。 孔子听了非常感叹对弟子们说,这就是心志不分散,精神高度凝聚的境界吧! 当然,这个寓言故事也是我后期大了学习才知道的。通俗讲就是“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绝”,寓言给人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精神集中”的启示。 耳听窗外知了声声鸣叫,回忆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感叹时空岁月的无情飞逝。 好好珍惜当下每一天,内心无比清净生活才会幸福无比。 #知了# #农村抓知了# #寻知了#
老男人们的童趣 知了树枝吱吱叫,顽童眉头喜上翘。 手拿竹竿树林绕,金蝉粘到命难逃
幻夜星辰侠
2025-07-28 21:22:43
0
阅读:0